[实用新型]一种膜片冲槽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6855.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建军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冲槽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片弹簧冲裁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膜片冲槽模,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中心定位组件、弹性定位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固定板、多个冲裁头,多个冲裁头设置于上固定板;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下模座,下模板相对上固定板设置,下模板相对冲裁头开设有多个凹腔,下模板靠近上固定板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圆心位于相邻的两个凹腔的对称轴上;下模座设置于下模板远离上固定板的一端且连接于下模板;中心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设置于下模板且与第一圆周同轴设置;每一弹性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可滑动插设于第一固定孔。本实用新型能对膜片弹簧的第二次冲压进行精准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片弹簧冲裁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片冲槽模。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059029.8公开了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一种膜片弹簧中孔及切槽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下模座以及导套和导柱,上模座底部依次装有上安装板、上垫板、上固定板、凹模和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卸料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与卸料板之间还装有卸料橡皮;下模座顶部依次装有下安装板、下固定板和托料板,托料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还装有定位销,下固定板上装有凸模,其中凸模是由九个呈圆形均布的凸模块组成,每个凸模块的顶部是由平面段和斜面段组成的,凸模块的平面段长度L为1~3mm,凸模块的斜面段倾斜角α为3~5°,凹模上开有正对九个凸模块布置的凹腔。
这种装置存在缺陷,通过凸膜块在膜片弹簧的上加工出9个槽后,转动弹簧膜片对后续的九个槽进行加工,转动时,无法准确的对加工一次后的膜片弹簧进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膜片冲槽模,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膜片弹簧的第二次加工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膜片冲槽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组件,包括上固定板、多个冲裁头,多个所述冲裁头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且沿第一圆周的周向均匀分布;
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下模座,所述下模板相对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所述下模板相对所述冲裁头开设有多个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冲裁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模板靠近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腔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圆心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腔的对称轴上;所述下模座设置于所述下模板远离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且连接于所述下模板;
中心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且与所述第一圆周同轴设置;
至少一个弹性定位组件,每一弹性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柱、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定位柱可滑动且配合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下模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柱远离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弹性定位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弹性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圆周的周向均匀分布,三个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分布设置于三个第一固定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将加工有中心孔的膜片弹簧的毛坯放置于所述下模板,并将中心孔的膜片弹簧的毛坯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然后向下压所述上模组件,冲裁头作用在膜片弹簧毛坯上,在冲裁头和凹腔的内壁的共同作用下,在膜片弹簧上冲裁出腰圆孔和切槽;然后控制上模组件向上移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定位柱凸出于所述下模板,转动冲裁后的膜片弹簧毛坯,将膜片弹簧毛坯通过中心孔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将膜片弹簧毛坯经冲裁后的切槽或腰圆孔套设于第二定位柱,实现了膜片弹簧毛坯的精准定位,控制然后向下压所述上模组件,作用在膜片弹簧毛坯上,在冲裁头和凹腔的内壁的共同作用下,在膜片弹簧上冲裁出腰圆孔和切槽,实现了膜片弹簧二十四个切槽和腰圆孔的冲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由调节重量的换挡配重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标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