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成型冲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6713.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齐维德;郑春爱;齐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智维通信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6 | 分类号: | B21D22/06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062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成型 冲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快速成型冲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门型架,门型架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上成型模,所述机架上活动设置有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门型架的左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下成型模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门型架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下成型模水平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上配合上成型模设置有第一下成型槽与第二下成型槽,所述机架上在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的接合位置开设有落料孔。本实用新型在生产的时候,单次能够完成多个抱箍的生产,并且实现了自动落料的功能,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了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抱箍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成型冲床。
背景技术
抱箍的生产一般包括下料与成型两个工序,其中下料工序的作用在于将条形料切割成所需长度的板条,并且在两侧冲出安装孔,而成型工序的作用在于通过上模与下模的合模,来实现抱箍形状的定型,在现有技术中,抱箍的成型工序一般每次只能成型一个抱箍,并且每次在成型之后,需要将成型好的抱箍取下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板条的放置,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扩大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快速成型冲床,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快速成型冲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门型架,门型架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上成型模,所述机架上活动设置有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门型架的左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下成型模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门型架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下成型模水平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上配合上成型模设置有第一下成型槽与第二下成型槽,所述机架上在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的接合位置开设有落料孔;
所述第一下成型模和第二下成型模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条和隔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门型架上,液压缸的输出杆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上成型模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竖直导向杆,所述门型架上配合竖直导向杆设置有竖直导向套。
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门型架上,气缸的输出杆与所述第一下成型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门型架上,气缸的输出杆与所述第二下成型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下成型模与第二下成型模上分别配合滑轨设置有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
进一步,所述落料孔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箱。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成型模和第二下成型模上位置相对的设置有若干隔板,相邻隔板之间的距离与板条的宽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生产的时候,单次能够完成多个抱箍的生产,并且实现了自动落料的功能,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图一;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智维通信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智维通信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阀疲劳试验工装
- 下一篇:一种取向硅钢轧制工艺涂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