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6027.4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川;黄建胜;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级 全功能 护理 训练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训练模型技术技术领域,尤其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包括中空的硅胶仿真皮囊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硅胶仿真皮囊内中部位置处的盆骨模型,所述盆骨模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盆骨模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胸部模型,所述胸部模型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盆骨模型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弯管;通过设置大臂模型、小臂模型和肩部模型,大臂模型与小臂模型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使得小臂模型可如同人体的四肢可小幅度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练习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模模型与人体形态更加接近,更加逼真,从而练习生在进行全功能护理练习的时候体验感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是医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现有人体医疗护理模型品种颇多,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上下肢的护理模型到肌肉注射、动脉静脉注射、静脉穿刺的护理模型,不断有新产品面世。
现有的全功能人体模型,各个肢体虽然可以自由活动,但是由于其主体连接多采用转动连接,导致人体模型的协调性不好,比较死板,如同木偶一般,不够逼真,练习者练习体验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具有肢体活动连贯和形态逼真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包括中空的硅胶仿真皮囊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硅胶仿真皮囊内中部位置处的盆骨模型;
所述盆骨模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盆骨模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胸部模型,所述胸部模型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盆骨模型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弯管;
所述胸部模型上安装的弯管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肩部模型,且所述肩部模型与所述弯管转动连接,所述肩部模型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内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肩部模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臂模型,所述大臂模型远离所述肩部模型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交接有小臂模型,且所述小臂模型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部,且所述硅胶仿真皮囊上具有的手部模型与所述小臂模型一端的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盆骨模型上安装的所述弯管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腿根模型,且所述腿根模型与所述弯管滑动连接,所述腿根模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腿模型,且所述大腿模型远离所述腿根模型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转动连接有小腿模型,且所述小腿模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且所述硅胶仿真皮囊上具有的脚部模型与所述小臂模型一端的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肩部模型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颅体支撑杆,且所述颅体支撑杆贯穿所述硅胶仿真皮囊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颅体模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均靠近所述盆骨模型和所述胸部模型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主要由铰接耳、第二转轴、内轴、限位槽、外轴和连接柱组成;
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耳,且两个所述铰接耳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铰接耳,且所述铰接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轴,所述内轴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外轴。
优选的,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之间的转动角度为四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肩部模型和所述腿根模型上均开设有弯孔,且所述弯管贯穿所述弯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双通道数字隔离器芯片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书法练习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