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元缝隙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76013.2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4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典;孔爱华;陆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拓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9/10 | 分类号: | H01Q19/10;H01Q13/10;H01Q1/50;H01Q1/36;H01Q9/28;H01Q9/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黄洁玲 |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缝隙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射元缝隙天线,包括相对且相距设置的辐射片与反射片,以及用于馈电的馈线;所述辐射片连接所述馈线的正极,所述反射片上开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两侧分别连接馈线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反射片既反射所述辐射片辐射的电磁波又辐射电磁波。本实用新型将作为反射元的反射片也设计为天线,使其既有反射的功能,又有天线辐射的功能。由于反射片兼具辐射的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中辐射片和反射片均具有双重性,是一种相互反射和辐射的天线模型,这样可以提高天线360°全向辐射性能,同时也增加各最大方向的增益,提高天线的辐射和接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射元缝隙天线。
背景技术
为提高天线的增益,常常人为地在天线辐射元的一侧设置反射网或反射板,起着削弱从这个方向传来的电波或从辐射元发射去的电波的作用,使主方向的场强增强,从而提高了天线在主方向上的增益。但是一个方向加强,相对的另一个方向便被削弱,便有了强方向性,不利于全向覆盖,即在使用反射板作为介质反射电磁波的同时也减少了天线的辐射方向。而且,大多数天线在设计反射板的时候,反射板仅仅是作为一个边界介质在天线主体的附近存在,仅作为一种单独的功能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天线反射板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反射元缝隙天线,对现有的天线反射板进行改进,解决增益提高与全向覆盖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反射元缝隙天线,包括相对且相距设置的辐射片与反射片,以及用于馈电的馈线;所述辐射片连接所述馈线的正极,所述反射片上开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两侧分别连接馈线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反射片既反射所述辐射片辐射的电磁波又辐射电磁波。
本实用新型可以说是对带有反射片的天线进行了改进,更应该说是颠覆了原有辐射元加反射元的结构,将作为反射元的反射片也设计为天线,使其既有反射的功能,又有天线辐射的功能。通过在反射片上开设第一缝隙并接入为辐射片馈电的馈线,使之构成缝隙天线的结构形式,具备了辐射电磁波的功能。由于第一缝隙具备不破坏反射片原有大面积反射面的特点,使得反射板很好地保持了反射电磁波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反射片兼具辐射的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中辐射片和反射片均具有双重性,即均具备辐射和反射的属性和性能,是一种相互反射和辐射的天线模型,这样可以提高天线360°全向辐射性能,同时也增加各最大方向的增益,提高天线的辐射和接收性能。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天线的结构,弥补了天线的辐射方向,增加了天线的一个极化方向,提高了天线辐射带宽和效率。
所述反射片的极化方向与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垂直,可以根据辐射片的极化方向来确定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具体地,所述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与辐射片的极化方向相同或相交,通过调整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可以增加天线辐射的极化方向(避免单一极化方向)或者加强辐射片在极化方向上的辐射。
相距设置的辐射片与反射片之间不局限于平行设置,也可以是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以使反射片和辐射片的辐射方向可调节(可对应不同方向),扩宽天线的辐射方向。辐射片与反射片之间距离越大时容许倾斜的角度也越大,具体地,所述辐射片与反射片之间的距离为2~20cm,所述辐射片所在平面与反射片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30°;所述辐射片与反射片之间的距离为2~8cm,所述辐射片所在平面与反射片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15°。
馈线的正极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所述辐射片和反射片连接同一馈线的正极;另一种是所述辐射片和反射片连接不同馈线的正极,各馈线的正极再通过合路器接入主馈线的正极。对于馈线负极:当辐射片为单极子时,馈线的负极只连接反射片,不连接辐射片;当辐射片为偶极子时,馈线的负极也有相应的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所述辐射片和反射片连接同一馈线的负极;另一种是所述辐射片和反射片连接不同馈线的负极,各馈线的负极再通过合路器接入主馈线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拓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拓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波暗室的转接工装
 - 下一篇:一种车载信号接收移相合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