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的固定绑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5008.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固定 绑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咽通气道的固定绑带,包括夹持槽和橡胶垫,所述夹持槽底面包裹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顶面位于夹持槽内侧粘接有摩擦垫,所述夹持槽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其中一个所述橡胶垫底面粘接有第一绑扎带,且第一绑扎带底面一端粘接有魔术贴钩面,其中另一个所述橡胶垫底面粘接有第二绑扎带。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粘接位置,适用范围更加宽广,同时,当患者不需使用时,取下本装置,消毒之后即可重复利用,取下之后,不会造成面部胶黏污渍,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更换固定次数,节约了医护人员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脱管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咽通气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咽通气道的固定绑带。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获得有效的通气,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道,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包括顶面加固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
现在临床上使用一次性口咽通气道时,在固定的时候通常使用各类胶布进行固定,既不美观,也会在病人面部留下胶粘的污渍,胶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粘性变差,此时需要再次固定,浪费护士时间,也容易造成口咽通气道因固定不牢而导致的脱落,从而影响患者辅助通气的效果,另外大量医用胶布的使用也浪费了医院资源,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口咽通气道的固定绑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口咽通气道的固定绑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咽通气道的固定绑带,包括夹持槽和橡胶垫,所述夹持槽底面包裹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顶面位于夹持槽内侧粘接有摩擦垫,所述夹持槽顶面贯穿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其中一个所述橡胶垫底面粘接有第一绑扎带,且第一绑扎带底面一端粘接有魔术贴钩面,其中另一个所述橡胶垫底面粘接有第二绑扎带,且第二绑扎带顶面粘贴有魔术贴毛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紧固螺栓包括转动把手、螺杆、转动座、顶块和刺入钉组成,且转动把手底面焊接有螺杆,并且螺杆底面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底面焊接有刺入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杆贯穿夹持槽顶面并与夹持槽顶面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把手位于夹持槽上方,所述顶块和刺入钉位于夹持槽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持槽设置有多个,且夹持槽沿口咽通气道顶面加固翼缘竖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魔术贴毛面长度略小于第二绑扎带顶面长度,且魔术贴毛面宽度略小于第二绑扎带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魔术贴毛面宽度等于魔术贴钩面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紧固螺栓设置有多个,所述夹持槽为U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结构相同,且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采用吸水布料制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5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型男性肾部按摩保健仪
- 下一篇:一种压合弯连接头生产模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