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ICC接口保护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4946.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林;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接口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PICC接口保护袋,包括PICC连接管和接口,所述PICC连接管底面贯通连接有接口,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横向凹凸扣和竖向凹凸扣,当未输液或者输液完成后,可打开横向凹凸扣,采用酒精棉签消毒接口及保护袋本体内壁,消毒完成后,封闭横向凹凸扣,防止细菌滋生,保护接口不受细菌侵害,减小感染概率,另外,横向凹凸扣开口面积较大,方便医护人员将酒精棉签伸入保护袋本体内部,同时当进行输液时,可保持横向凹凸扣关闭,然后打开保护袋本体侧边的竖向凹凸扣,由于PICC连接管为柔性结构,医护人员可将接口移动至伸出竖向凹凸扣外侧,与输液管进行对接,进行输液,且保护袋本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较大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IC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PICC接口保护袋。
背景技术
PICC医学上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是一种经肘前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根据导管质量的不同可以在体内留置3个月至一年,操作快捷,无严重并发症,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能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
PICC导管会在体外留置接口,方便进行输液,传统PICC导管接口处会设置堵头或者无纺布,防止血液渗出,同时也避免外界杂菌污染接头,但是,接口始终处于暴露的空气中,难免会有细菌沾染,导致接口处感染细菌,医护人员需要频繁对其进行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此外,由于接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难免有时会受到碰撞或者挤压,由于接口是由特殊材质制成,本身强度不高,遇到碰撞或者挤压会有变形现象发生,一旦变形就需要重新更换,同样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PICC接口保护袋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PICC接口保护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PICC接口保护袋,包括PICC连接管和接口,所述PICC连接管底面贯通连接有接口,且接口外侧套接有保护袋本体,并且保护袋本体顶面设有双面粘胶,所述双面粘胶与PICC连接管固定粘接,所述保护袋本体底面设有横向凹凸扣,且保护袋本体一侧表面设有竖向凹凸扣,所述保护袋本体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表面设置有粘接层,并且固定带表面贯通开设有换气孔,所述固定带设置有多个,且固定带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粘接层由防过敏胶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袋本体由袋体、气囊和封边组成,且袋体边缘设有封边,并且袋体内部嵌入有气囊,所述袋体设有两个,且两个袋体之间通过封边塑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双面粘胶位于保护袋本体顶面的封边之间,且双面粘胶采用医用双面胶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向凹凸扣位于保护袋本体侧面的封边之间,且竖向凹凸扣与封边塑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横向凹凸扣位于保护袋本体底面的封边之间,且横向凹凸扣与封边塑封连接,并且横向凹凸扣沿保护袋本体底面通长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袋本体为透明结构,且保护袋本体内底面与接口底面距离不小于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向凹凸扣长度略大于接口最大直径,且竖向凹凸扣开设于固定带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袋本体为柔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4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ART用回路及体腔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疗药避光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