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74101.9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5/812 | 分类号: | B65D85/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叶丽婉 |
| 地址: | 51147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包,包括茶袋和挂杆,茶袋上部边缘固定连接挂杆,茶袋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内装茶叶,茶袋装有茶叶的部位外壁上均匀分布有滤孔,挂杆包括手持部、挂钩和连接部,挂杆底部设置有连接部且通过连接部与茶袋固定连接,挂杆侧边设置有挂钩,挂钩可以挂在茶杯上沿,防止茶袋掉入茶杯中,挂杆上部设置有手持部,方便使用者手持;挂杆可以挂在茶杯上沿,防止茶袋掉入茶杯中不便拿出,挂杆有一定的硬度,可以当做搅拌装置使用;茶袋和挂杆分别生产,最后压制到一起,生产工序简单且适用自动化生产;手持部上的防滑纹或微孔起到防滑作用,挂杆下部的感温带高温时变色,可以直观地看到茶水的温度情况,防止引用时烫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包。
背景技术
作为茶文化的大国,中国人都喜欢喝茶,但很多场合不适合使用成套的茶具来泡茶,所以一次性茶包应运而生,一次性茶包用线连接茶包,线头置于茶杯外部,茶包中的茶叶不会溢出至水中且方便将茶包拿出。
现有技术中的茶包固定和搅拌都不方便,且这种连接方式不能进行全自动化加工,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包,由茶袋和挂杆组成,挂杆为硬质纸板或塑料制成且上面设置有挂钩,既可以方便地挂在茶杯边缘,也可以用以搅拌茶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包,包括茶袋和挂杆,所述茶袋上部边缘固定连接挂杆,所述茶袋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内装茶叶,所述茶袋装有茶叶的部位外壁上均匀分布有滤孔。
进一步的,所述挂杆的长度不大于茶袋的长度,方便多个茶包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挂杆包括手持部、挂钩和连接部,所述挂杆底部设置有连接部且通过连接部与茶袋固定连接,所述挂杆侧边设置有挂钩,挂钩可以挂在茶杯上沿,防止茶袋掉入茶杯中,所述挂杆上部设置有手持部,方便使用者手持。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道互相平行的防滑纹,防止手拿时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的微孔,防止手拿时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为问号状结构且上端的端头处设置为平面,使用时,上端的端头处与茶杯的杯壁接触,平面防止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为至少两个且交错设置在不同侧面,不同高度的挂钩适应不同深度的茶杯。
进一步的,所述挂杆下部内侧设置有感温带,高温时显示颜色,提醒使用者茶水处于高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带内部填充有感温变色的微胶囊粉且外部包覆有PP薄膜或PC薄膜,PP和PC材质为食品级材质,完全无毒,外部包覆一层薄膜,防止感温带内部的变色粉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挂杆的材质为硬纸板且外部包覆有PP薄膜或PC 薄膜、PP或PC,如果为硬纸板,外部包覆薄膜防止浸水,如果用塑料制成,则选择安全无害的PP或P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茶杯,具有以下好处:
1、挂杆可以挂在茶杯上沿,防止茶袋掉入茶杯中不便拿出,挂杆有一定的硬度,可以当做搅拌装置使用。
2、茶袋和挂杆分别生产,最后压制到一起,生产工序简单且适用自动化生产。
3、手持部上的防滑纹或微孔起到防滑作用,挂杆下部的感温带高温时变色,可以直观地看到茶水的温度情况,防止引用时烫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挂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4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