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薄膜按键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3783.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典;李宾;米寿光;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新中兴达善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2 | 分类号: | H01H13/702;H01H13/02;H01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薄膜 按键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薄膜按键开关,包括上层板、发光板、中层板、限位孔、电路板,所述上层板为矩形,所述发光板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相同,固定连接在上层板底部,所述中层板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相同,固定连接在发光板底部,四个所述限位孔分别等角度固定在中层板顶部,所述电路板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体积相同,固定连接在中层板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薄膜开关的改进,在其原有结构上增加了一层发光板,优化了薄膜开关的功能性,使其在夜晚环境也能够正常使用,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薄膜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由面板、上电路、隔离层、下电路四部分组成。按下薄膜开关,上电路的触点向下变形,与下电路的极板接触导通,手指松开后,上电路触点反弹回来,电路断开,回路触发一个信号。现有的薄膜开关在夜晚使用时受环境制约不易看清表面按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薄膜按键开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薄膜按键开关,包括上层板、发光板、中层板、限位孔、电路板,所述上层板为矩形,所述发光板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相同,固定连接在上层板底部,所述中层板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相同,固定连接在发光板底部,四个所述限位孔分别等角度固定在中层板顶部,所述电路板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体积相同,固定连接在中层板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层板包括信息显示屏、控制按键,所述信息显示屏为长方形,安装在上层板右部,多个所述控制按键等距等角度安装在上层板左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中层板包括触点、连接线、中层限位孔,多个所述触点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在中层板顶面左部,多条所述连接线两个一组等距连接在多个触点之间,四个所述中层限位孔等角度开设在中层板表面,其彼此间距离与上层板上的限位孔彼此间距离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路板表面铺设焊接有电路线,所述电路线为多边形,线路走向与中层板上的触点位置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薄膜开关的改进,在其原有结构上增加了一层发光板,优化了薄膜开关的功能性,使其在夜晚环境也能够正常使用,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板,2.发光板,3.中层板,4.限位孔,5.电路板,6.信息显示屏,7.控制按键,8.触点,9.连接线,10.中层限位孔,11.电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薄膜按键开关,包括上层板1、发光板2、中层板3、限位孔4、电路板5,所述上层板1为矩形,所述发光板2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1相同,固定连接在上层板1底部,所述中层板3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1相同,固定连接在发光板2底部,四个所述限位孔4分别等角度固定在中层板3顶部,所述电路板5为矩形,体积与上层板1体积相同,固定连接在中层板3底部。
所述上层板1包括信息显示屏6、控制按键7,所述信息显示屏6为长方形,安装在上层板1右部,多个所述控制按键7等距等角度安装在上层板1左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新中兴达善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枣庄新中兴达善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3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可折叠舞台音响
- 下一篇:一种用于煤矿绞车的自动排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