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测试移动假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3404.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5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尤仁杰;陈文良;吕刚;孙海伟;张纯健;周加康;杜鑫;由甲;杨威娜;王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沫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毫米波 雷达 电磁 兼容 测试 移动 假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测试移动假人系统,包括轨道平台、假人平台底座、假人、移动装置、牵引装置、升降装置、升降塔;轨道平台安装于电波暗室地平面上;假人固定在假人平台底座上;假人平台底座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安装在轨道平台上;假人平台底座受牵引装置的牵引,在轨道平台上滑动;牵引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安装在升降塔上,沿升降塔上下移动。轨道平台、假人平台底座、假人、移动装置、牵引装置、升降装置、升降塔均为无电磁干扰材料。试验时通过假人在车前前后移动,测试车辆雷达的性能。该系统搭建方便,操作简便,单人即可完成操作,系统对电磁环境没有影响且系统本身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检测移动假人系统,通过移动假人系统触发车辆毫米波雷达工作,对车辆的毫米波雷达进行电磁兼容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汽车的出现,无论是成熟汽车制造企业还是行业新军,都将智能汽车车辆的研发制造作为未来的竞争重点,由此对智能汽车的检测项目、方法、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磁兼容试验一直是整车性能试验的重要一项,而智能汽车自身配备了环境感知、计算、控制、驱动及通讯等电子系统,其工作安全性与电磁兼容性能密切相关,合理有效地考核智能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是保障智能汽车安全驾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智能汽车测试评价技术是热点问题之一。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汽车环境感知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测量汽车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和相位角,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需要对智能汽车上的毫米波雷达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测试。目前,成熟的毫米波雷达的测试技术一般是毫米波雷达生产厂商对毫米波雷达进行的OTA(Over the Air)测试,测试毫米波雷达的各项细节参数,保证其满足要求,但是,这种测试技术并不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下进行,不适用于汽车领域,且车辆毫米波雷达需要安装在智能汽车上在模拟场景下进行电磁兼容测试,而采用机械假人或者电动假人均会产生电磁干扰。为了模拟实际路况,又不引进外来电磁干扰,所以需要采用无电磁干扰的移动假人作为雷达目标来完成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性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测试移动假人系统,解决以往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测试时的干扰问题,提供无电磁干扰的移动假人系统,触发车辆毫米波雷达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电磁兼容测试移动假人系统,包括轨道平台、假人平台底座、假人、移动装置、牵引装置、升降装置、升降塔;所述轨道平台安装于电波暗室地平面上;所述假人固定在假人平台底座上;
所述假人平台底座安装在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安装在轨道平台上;所述假人平台底座受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通过所述移动装置在轨道平台上滑动;所述牵引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升降塔上,可沿升降塔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平台、假人平台底座、假人、移动装置、牵引装置、升降装置、升降塔均为无电磁干扰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的操控系统在电波暗室外。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平台滑轨、滚珠轮;所述平台滑轨有两条,平行设置于所述轨道平台上;所述平台滑轨上设置有滑槽,在滑槽内装有滚珠轮,所述滚珠轮安装在假人平台底座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绳、滑轮、升降滑块;所述牵引绳有两根,分别拴接于所述假人平台底座沿移动方向的两端;两根牵引绳另一端分别通过滑轮变向连接至升降滑块上;所述升降滑块套设在升降塔上;所述升降滑块作为牵引装置与升降装置的衔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电机、链条/皮带,所述链条/皮带上连接升降滑块,所述电机驱动链条/皮带带动升降滑块在升降塔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3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低负荷运行性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一种外框带挡水裙边的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