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3331.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凌政锋;何聪;刘心文;赵明;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06 | 分类号: | H01H19/06;H01H19/04;H01H1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张忠波;徐剑兵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旋钮 渗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包括:汽车上盖,旋钮、密封圈和PCB板;所述旋钮与所述汽车上盖活动连接,所述旋钮凸出所述汽车上盖表面设置;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汽车上盖上,用于防止水渗透进汽车上盖内腔;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汽车上盖的内腔,通过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旋钮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汽车上盖上设置密封圈,增大密封性,防止水渗进汽车上盖内腔,进一步保护PCB板,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汽车旋钮与上盖的配合方式为,传统汽车旋钮的上盖与导光圈在平面相接触,与此同时导光圈与旋钮相接触,安装时,通过螺栓将上盖、导光圈和旋钮连接在一起。该种配合结构,使得汽车旋钮与上盖相配合的地方密封性不够,在配合位置容易有水渗进去,进一步引发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旋钮与上盖相配合的地方密封性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上盖,旋钮、密封圈和PCB板;
所述旋钮与所述汽车上盖活动连接,所述旋钮凸出所述汽车上盖表面设置;
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汽车上盖上,用于防止水渗透进汽车上盖内腔;
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汽车上盖的内腔,通过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旋钮的各类电子元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还包括导光圈,所述导光圈突出汽车上盖设置,所述导光圈设置于所述旋钮的内部,并与所述旋钮形成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导光圈与汽车上盖连接部分直径大于所述旋钮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密封圈设置于导光圈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旋钮与所述汽车上盖活动连接的方式为卡合式连接或者嵌入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旋钮的侧边上设置有防滑颗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旋钮的侧边上设置有防滑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旋钮采用铝合金材质或者塑料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密封圈与汽车上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嵌入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汽车上盖,旋钮、密封圈和PCB 板,所述旋钮与所述汽车上盖活动连接,所述旋钮凸出所述汽车上盖表面设置,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汽车上盖上,用于防止水渗透进汽车上盖内腔,所述 PCB板设置于所述汽车上盖的内腔,通过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旋钮的各类电子元器件。通过在汽车上盖上设置密封圈,增大密封性,防止水渗进汽车上盖内腔,进一步保护PCB板,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传统汽车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密封圈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汽车旋钮防渗水结构密封圈外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车上盖;
2、旋钮;
3、密封圈;
4、PCB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3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式外科手术无影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挡水结构的环网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