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无氧铜绞线的绞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3169.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军;赵靖;张恒;李慧琳;杨海玉;罗艳玲;周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瑞利通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王甜 |
地址: | 45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无氧铜绞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无氧铜绞线的绞合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放线盘、分线盘、导向机构及收线机构,转动电机通过转动轴依次与放线盘、分线盘固定连接;分线盘包括通过多根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内盘及外环,连接杆上分布多个分线孔,相邻连接杆之间设有扇叶,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冷水箱上的导线管,导线管外壁缠绕有与冷水箱连通的蛇形冷凝管,导线管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有清扫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对无氧铜单线分别进行绞合前的除尘及降温,还可对绞合后的无氧铜绞线进行除尘及降温,提高了产品质量;降温方法简单有效,避免与水直接接触,省去了后续擦拭、烘干流程,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资源,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节能无氧铜绞线的绞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多采用铜导体作为缆芯材料,特别是无氧铜绞线,具有材料硬度高和耐热性好等特性,但在绞线时,首先,绞线机在绞合过程中,随着模具温度升高,无氧铜线间相互挤压摩擦易产生铜屑。铜屑粉末堆积于导线管中,易导致绞合成的缆芯表面变粗糙,甚至由于无氧铜线受热变硬,附着于缆芯表面易导致无氧铜单线断裂,严重时将导致整根缆芯断裂。其次,无氧铜线在绞合时尽量避免沾染杂质,否则会影响无氧铜线的绞合质量,
另外,无氧铜线在绞合过程中,设备在导引等工艺加工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大量热量,热量聚集使得无氧铜绞线无法正常进行下面工艺或使用,同时大量热量使得温度急剧升高,降低导线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浸水降温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浸水降温后需要再通过吹水和烘干设备拭去电缆线表面水渍,程序复杂、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无氧铜绞线的绞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新型节能无氧铜绞线的绞合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放线盘、分线盘、导向机构及收线机构,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依次与放线盘、分线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放线盘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线辊;
所述分线盘包括内盘及外环,所述内盘通过多根连接杆与外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沿内盘的周向呈发射状均匀分布,连接杆上均匀设有多个与线辊匹配的分线孔,相邻连接杆之间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与内盘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冷水箱、导线管,所述导线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冷水箱的顶部,导线管的方向与分线盘垂直,导线管的外壁缠绕有蛇形冷凝管,所述蛇形冷凝管与冷水箱连通,所述导线管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与导线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收线机构为本领域常用的设备,如采用与导线管相互配合的卷线辊,其结构及具体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分线盘上的扇叶在分线盘转动时向导线管鼓风,不仅可将从分线盘的分线孔伸出的无氧铜单线上沾染的灰尘杂质吹干净,而且可将各无氧铜单线在导线管进口处绞合产生的铜屑吹走,避免其沾染在绞合后的无氧铜绞线表面,扇叶产生的风还可以将各无氧铜单线在导线管进口处绞合摩擦产生的热带走很大一部分,起到降温的作用;导线管外的蛇形冷凝管进一步对绞合后的无氧铜绞线进行降温,该步骤避免了无氧铜绞线与水的直接接触,省去了后续擦拭、烘干流程,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资源,且冷水箱中的水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导线管的进口及出口处设置的清扫装置可对绞合后的无氧铜绞线进行二次清扫,避免残余的铜屑及灰尘沾染在无氧铜绞线的表面,影响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导线管的进口处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为锥形,导风罩直径较小端与导线管固定连接,导风罩直径较大的开口端正对分线盘。该处设置可对扇叶吹向导线管的风起到导向作用,增大了风力的同时,避免了铜屑及灰尘四散,污染环境或对无氧铜绞线产生二次污染,吹拂掉的铜屑及灰尘可顺着导风罩内壁滑落,便与收集与二次利用,该处设置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瑞利通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瑞利通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3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装卸填料化学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实验用平面镜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