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2839.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世;任金辉;虞海田;曹东;杨威;吴远礼;袁基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袁哲 |
地址: | 523935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镀膜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和膜层,所述膜层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介质层、金属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并与所述玻璃基板连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膜玻璃,通过对膜层的优化设计,减少第一介质层的厚度同时,增加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使得膜层的热工作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避免该镀膜玻璃在钢化的过程中出现脱膜,氧化,裂纹等缺陷,可以完全适应镀膜玻璃的钢化加工,并可以批量生产、异地生产,也可以完全满足镀膜玻璃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镀膜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弯钢化镀膜玻璃。在弯钢化镀膜玻璃的镀膜工艺中,弯钢化镀膜玻璃的膜层的热工性能必须是稳定的,它们必须能承受680℃~720℃的钢化工艺过程,特别是超厚弯钢化镀膜玻璃,其加热时间更久,对膜层的热工性能要求更加高。但是现有的弯钢化镀膜玻璃受膜层因素做弯钢化加工时容易造成脱膜、氧化、裂纹等缺陷。
另外,因镀膜玻璃使用的不同,其中使用在钢化深加工上又分为两种加工工艺,一是平刚化加工;二是热弯或者弯钢加工;其中,平钢加工时温度约在610℃~640℃之间,此时镀膜玻璃处于软化不变形状态;热弯或者弯钢加工必须要做到镀膜玻璃表面软化至符合弯钢的温度,该温度范围约在680℃~710℃之间,但现有的镀膜玻璃膜层的热工性能无法满足镀膜玻璃弯钢的钢化要求,导致生产时出现脱膜,氧化,裂纹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玻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镀膜玻璃在钢化过程中出现脱膜、氧化、裂纹等缺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和膜层,所述膜层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介质层、金属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并与所述玻璃基板连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H2,则满足以下关系式:3H2≥H1≥1.8H2。
可选地,若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H3,则满足以下关系式:H2/6≤H3≤H2/2。
可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范围为14nm~18nm。
可选地,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范围为28nm~33nm。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5nm~9nm。
可选地,所述镀膜玻璃的厚度范围为15mm~19mm。
可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层为氮化硅层。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为镍铬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介质层为氮化硅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膜玻璃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膜玻璃,通过对膜层的优化设计,减少第一介质层的厚度同时,增加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使得膜层的热工作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避免该镀膜玻璃在钢化的过程中出现脱膜,氧化,裂纹等缺陷,可以完全适应镀膜玻璃的钢化加工,并可以批量生产、异地生产,也可以完全满足镀膜玻璃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未经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2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