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2580.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花;韦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反应池,预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以及池盖,池体顶部由池盖开闭,池盖中间安装有进水管,池盖上开设有加药口,加药口位于进水管旁,进水管中部安装有能旋转的导流叶盘,在池体中部内安装有能转动的搅拌棒,导流叶盘通过连接组件与搅拌棒连接,导流叶盘用于带动搅拌棒旋转。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预处理反应池中搅拌棒的旋转需要驱动设备驱动而导致工作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910684669.X的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该装置包括:顺次连通的预处理反应池、沉淀池、电解池以及调节池;所述预处理反应池内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包括多组弧形叶盘,所述叶盘表面成型有多个随机分布的导流针。虽然在预处理反应池中,搅拌棒实现了将污水与处理药物混合充分,但是该搅拌棒需要在驱动设备带动下旋转,驱动设备需要消耗电能等能量,导致工作成本增加,也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预处理反应池中搅拌棒的旋转需要驱动设备驱动而导致工作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反应池,预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以及池盖,池体顶部由池盖开闭,池盖中间安装有进水管,池盖上开设有加药口,加药口位于进水管旁,进水管中部安装有能旋转的导流叶盘,在池体中部内安装有能转动的搅拌棒,导流叶盘通过连接组件与搅拌棒连接,导流叶盘用于带动搅拌棒旋转。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进水管内安装导流叶盘,实现了将污水导入至池体内时,导流叶盘在水流带动下旋转,导流叶盘和连接组件不会堵死进水管,从而实现导流叶盘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搅拌棒旋转,在将污水放入至池体内之前已经将药物投入至池体内,随后将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至池体内,搅拌棒边搅拌边放水,从而保证了药物和污水能够充分混合,避免搅拌棒需要借助驱动设备而导致工作成本增加,也节约了能源,有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化学污水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进水管与连接组件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挤压部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预处理反应池1、池体11、池盖12、加药口13、进水管14、第一管段141、第二管段142、限位环143、导流叶盘15、搅拌棒16、连接组件17、带动杆171、齿轮172、第一齿环173、安装架18、沉淀池2、连接组管20、固定管201、导向内管202、导向外管203、限脱环204、第三弹簧205、电解池3、第一池筒31、第二池筒32、电解筒33、连接筒34、安装环35、旋转盘36、旋转杆37、限转机构38、助转杆381、安装壳382、内齿环383、外齿环384、第二弹簧385、方杆386、挤压部39、限脱组件30、限脱杆300、第一弹簧301、球体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2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光蓄热保暖抗菌复合纤维
- 下一篇:一种紧固件生产用除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