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2557.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陆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阳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H02S20/30;H02S30/2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李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太阳能 电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系统,包括有载体、光伏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及逆变器,载体为一可移动的箱体,蓄电池、逆变器及太阳能控制器分别安装在箱体内部;光伏板包括有至少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其余光伏板以可伸缩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箱体中,使用时就像拉抽屉。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光伏板既能更充分地采光,又能方便地收纳,解决传统便携式系统光伏板面积不足的问题;第二,可满足大功率设备在户外长时间的作业要求,如边远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户外工地作业等,环保又节能;第三,还可根据需要,增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如,汽车启动功能、户外无线通讯功能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其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是当今太阳能发电的主流形式。便携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是集充放电控制、逆变、储能于一体,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独立光伏发电电源系统,是一种集成度较高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适合用于边缘山区、海岛、边防哨所、户外、救灾、各类渔船等无电地区及场所应用。但是,现有的便携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因光伏板面积较小等原因导致太阳能转化率低,实际运用中效果较差,续航能力不足,同时太阳能系统模块拼装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结构简单、既能很方便地实现便携效果,又能确保太阳能电池板有足够大的面积以提供足够电能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系统,包括有载体、光伏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及逆变器,各机构分别安装在载体上,光伏板、蓄电池及逆变器分别连接太阳能控制器,形成整个太阳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一可移动的箱体,蓄电池、逆变器及太阳能控制器分别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光伏板包括有至少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其余光伏板以可伸缩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箱体中,在收起时完全缩进箱体内部,在拉出时从箱体伸出形成可接收阳光的展开状态。
优先地,所述光伏板包括有三块,即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和第三光伏板,其中第二光伏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形成可直接接收阳光的结构,第一光伏板及第三光伏板则分别通过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安装在箱体中形成可滑动结构,在第一光伏板及第三光伏板在拉出时分别展开在第二光伏板的左右两侧。这样通过三块光伏板同时接收阳光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以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伏板通过若干第一支脚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三光伏板通过第二支脚安装在第二导轨上,其中第二导轨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一导轨的安装位置,使第一光伏板与第三光伏板在竖直方向错开位置,以实现在收起后能层叠收纳在箱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有上下两部分,其中一光伏板安装在箱体上部的顶面,其余光伏板则安装在箱体上部中;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及逆变器安装在箱体上部里面,而蓄电池则安装在箱体下部里面。这样分开上下安装,一是可以使整个系统更为整洁,便于后期维护;二是有利于将热量隔离开来,防止各机构产生的热量相互叠加导致温度过高而损坏设备。
进一步地,在箱体下部的侧面通过开孔安装有接线孔、用于大电流放电的接线柱、用于监控电压的显示屏、用于给手机充电的UPS接口、汽车启动接口、太阳能接口及220V输出接口等,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地,在箱体下部的底面安装有万向轮,其中至少有两个万向轮带有刹车装置,以便于灵活移动及驻停。
优选地,整个箱体为长方形结构,利于运输时放置,箱体采用金属制成,以提供强度足够高的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阳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阳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2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灵敏度阵列式烟雾探测系统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气汽车报警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