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铜管生产用的内壁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1864.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邱塔成;周秋明;王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47 | 分类号: | B08B9/047;B08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铜管 生产 内壁 清洁 装置 | ||
一种制冷铜管生产用的内壁清洁装置,包括底板、夹持机构、承载板、电动推杆、环形板、驱动马达、限位板、海绵刷头、喷气头、伸缩软管和连接头,所述底板的顶部与夹持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左侧的中间位置与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环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对铜管内壁上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得到有效清理的目的,能够保证铜管内壁的清洁度,从而提高整个氟系统管路中的清洁度,保证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提高制冷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铜管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冷铜管生产用的内壁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是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炜弯造型。
在中央空调的安装中,氟系统的管道需要使用通管作为循环管路,以此保证氟的循环流动,而在通管的生产过程中,通管的管状需要采用熔铸法进行铸造,而在加工的过程中则会产生氧化皮,或者在冷却的过程中粘附灰尘,若是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没有清理干净,则会导致产生堵塞现象,污染制冷管道系统,造成压缩机磨损甚至堵塞以及卡缸现象,严重时直接造成压缩机的报废,然而对于铜管内壁的清理作业难以进行,在清理过程中会造成严重困扰,而且清理效率低,容易出现清理不够彻底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铜管生产用的内壁清洁装置,达到了对铜管内壁上的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得到有效清理的目的,不仅清理效率快,而且节省工时,能够保证铜管内壁的清洁度,从而提高整个氟系统管路中的清洁度,保证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提高制冷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铜管生产用的内壁清洁装置,包括底板、夹持机构、承载板、电动推杆、环形板、驱动马达、限位板、海绵刷头、喷气头、伸缩软管和连接头,所述底板的顶部与夹持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左侧的中间位置与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环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左侧的中间位置与驱动马达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左侧与海绵刷头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下夹块、上夹块、丝杆和把手,所述下夹块的底部通过导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块顶部的后方通过铰链与上夹块底部的后方活动连接,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均开设有配合通管放置使用的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块顶部前方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上夹块前方中间位置的底部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丝杆的顶部与把手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板内部的外边缘开设有环形通槽,所述环形板左侧的外边缘位置与喷气头固定连接,所述喷气头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喷气头相对于环形板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喷气头与环形通槽处于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环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软管与环形通槽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右侧与连接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伸缩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可与氮气瓶通过管道固定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铜管生产用的内壁清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1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