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0822.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丽水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4/00;C07C26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氰酸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增压泵,所述釜体内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与釜体内壁连接,所述釜体内部第一溶液罐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二溶液罐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轮,所述第二搅拌轮的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搅拌轮的旋转轴通过轴承与釜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溶液罐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液口,所述釜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溶液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轮,通过流入的液体带动第一搅拌轮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皮带轮的转动,对第二溶液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搅拌省去了由设备带动转轮,节能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异氰酸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合成品,因此需要一种反应釜进行合成操作。传统反应釜,结构复杂,能耗大,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增压泵,所述釜体内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连接,所述釜体内部进液口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溶液罐,所述第一溶液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轮,所述第一搅拌轮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与釜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溶液罐下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釜体内部第一溶液罐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二溶液罐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轮,所述第二搅拌轮的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搅拌轮的旋转轴通过轴承与釜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溶液罐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液口,所述釜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增压泵与釜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釜体上的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通过密封盖密封。
优选的,所述第一溶液罐为上部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溶液罐于第一搅拌轮的旋转轴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溶液罐为密封罐体,所述第一溶液罐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溶液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溶液罐于第二皮带轮的旋转轴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上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型号为Q10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轮,液体落到第一搅拌轮的扇叶上,带动第一搅拌轮转动,第一搅拌轮的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的转动,第一皮带轮的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的转动,第二皮带轮的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轮转动,液体进入第一液体罐后从连接管进入第二溶液罐,其他的液体从第二进液口进入到第二溶液罐,两种液体在第二溶液罐内进行混合,由于安装有第二搅拌轮,在第一搅拌轮的带动下第二搅拌轮对混合的液进行搅拌,省去了其他动力设备驱动,节省了能源消耗;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进液口,通过增压泵将液体输送到第一进液口,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异氰酸酯用反应釜第一搅拌轮和第二搅拌轮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丽水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丽水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0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板切割装置
- 下一篇:预应力钢绞线下料牵引驱动导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