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9114.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雅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5239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浸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轧装置包括第一压轧装置和第二压轧装置,第一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压辊以及第一刮刀组件;第二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二带液辊、第二压辊第二刮刀组件;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和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均设置有凹部或凸部;第一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第一刮刀组件与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一储液区;第二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第二刮刀组件与第二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二储液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纺织品的印染加工过程中,需将布料轧涂染液或各种化学溶液,然后把带有染液的布料加热烘干、发色、固色,传统的轧涂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均匀轧车、重载轧车等,但是这些方式压轧布料后的带液量偏高,容易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现象,影响产品品质,并且烘干过程消耗的能耗过高,不利于节能环保。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浸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包括机架、压轧装置、给液装置,以及动力装置;
所述压轧装置包括第一压轧装置和第二压轧装置,所述第一压轧装置、第二压轧装置依次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相互压轧的第一带液辊和第一压辊以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相配合的第一刮刀组件;所述第二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相互压轧的第二带液辊和第二压辊以及与所述第二带液辊相配合的第二刮刀组件;
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运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均为钢制或陶瓷或包胶表面的带液辊,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均设置有凹部或凸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为具有弹性的包胶辊筒;
所述第一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以及第一进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刀架连接,所述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口可调节地压制在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一刮刀组件与所述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一储液区;
所述第二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以及第二进退调节装置,
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刀架连接,所述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口可调节地压制在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二刮刀组件与所述第二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二储液区;
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刀架连接,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刀架连接,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工作面分别与布料的正面和反面接触;
所述给液装置至少包括料桶、接料槽以及连接于料桶和所述第一刮刀组件、所述第二刮刀组件之间的管道,接料槽设置于机架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压轧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轧装置的下方或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刮刀组件还包括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所述第一左挡板和所述第一右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带液辊与第一刀片的两端,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第一刀片的两端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第一刀片形成第一储液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雅,未经李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9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