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养护室用混凝土试件承载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68682.5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王华;钟波;方波青;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养护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养护室用混凝土试件承载架,安装板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架,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两侧与两个第二支撑架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滑块,每两个所述滑块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杆。通过拉动支撑板可以将其从滑轨中向外抽出,并且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孔可以防止在拉动支撑板时与滑轨脱离,方便将混凝土试件从养护室中取出或放置在其中,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大小可以调节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保证能够放置较多的混凝土试件,以满足实验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有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室用混凝土试件承载架。
背景技术
混凝土养护室使用于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恒温恒湿条件下的养护设备,养护室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在公路交通、铁路、桥梁、公民建筑、水利、水电、科研单位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较大的推广价值,混凝土养护室为混凝土提供一个可以操控的环境,从而可以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
现有的混凝土养护室通过承载架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支撑,以方便养护室对混凝土试件的性能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养护室内部的承载架不方便调节,从而导致在对不同规格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时,混凝土试件的能够装载的实验样本过少,从而在检测时数据不准确,影响混凝土的检测。另外,现有的养护支架都是固定支架,摆放高层试块时需要借助梯子站到相应高度,放置有限的几块试块后,又需要调整梯子的位置继续摆放其他试块,使用不太方便,特别是对于试块需求量大的施工高峰期,试块养护过程中的试块摆放工作劳动强度非常大,且生产效率低下。针对以上所述故而提出一种混凝土养护室用混凝土试件承载架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室用混凝土试件承载架,使其能够根据放置在养护室内部的混凝土试件的大小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混凝土养护室用混凝土试件承载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滑块,每两个所述滑块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顶端的两侧通过两个滑轨相连接,两个所述滑轨的内部均安装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轨内部安装的滑轮的相对一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穿插在与其相配合的两个所述滑轨内部,每个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两侧且位于滑轨的内部均安装有限位杆,每个所述滑轨的顶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孔,每个所述支撑板顶端的四角均通过伸缩杆安装有放置板,每个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均套装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滑块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滑槽相连通的卡槽,所述卡槽呈等距离排列在每个所述滑槽的两侧,每个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穿插在卡槽内部的卡块,每个所述卡块均通过连接板安装有按压块,每个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两个卡块与两个按压块之间均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放置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拦阻条,每个所述拦阻条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拦阻条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的,处于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所述滑槽的底部均通过安装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且阵列分布的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8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