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弃铜像回收处理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8390.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5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举;詹路肆;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美帝雅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14;B02C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储德江 |
地址: | 24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铜像 回收 处理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弃铜像回收处理再利用装置,属于铜像回收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装置主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切断槽,切断槽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辊,活动辊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切断槽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切断槽的另一侧内壁并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位于装置主体的正面外侧,活动辊的外侧设置有切断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主体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辊,两个活动辊上的卡钩和切刀配合能够快速的将铜像废料切割破碎,同时通过破碎腔内的破碎锤能够将铜像废料二次破碎,提高了铜像的破碎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像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废弃铜像回收处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铜像,材质是青铜或黄铜,做出来的铜像,人物雕像。在生产过程中,将铜融化,倒入模具中,之后进行雕刻、打磨、上色等操作。铜像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应为破损而废弃,一般都是将这样的铜像废料进行回收熔炼,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但是一般的铜像废料的回收利用时,就是将整个铜像放入熔炼设备中进行熔炼,这种方式降低了铜像循环利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铜像熔炼效率的废弃铜像回收处理再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弃铜像回收处理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切断槽,所述切断槽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辊,所述活动辊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切断槽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切断槽的另一侧内壁并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装置主体的正面外侧,且驱动电机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辊的外侧设置有切断件,所述切断槽的底部开设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破碎锤,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推杆与破碎锤连接,所述破碎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破碎腔的下端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一端通过缓冲弹簧与破碎腔的底部一侧内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腔的底部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断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切断件呈等间距水平分布,且两个活动辊上的切断件错位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断件包括多个卡钩和多个切刀,多个卡钩和多个切刀均呈环形阵列分布,且多个卡钩和多个切刀错位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侧边缘粘接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装置主体的外侧壁贴合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螺栓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内侧下端与过滤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破碎腔相连通,且通槽位于密封板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装置主体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辊,两个活动辊上的卡钩和切刀配合能够快速的将铜像废料切割破碎,同时通过破碎腔内的破碎锤能够将铜像废料二次破碎,提高了铜像的破碎程度,使铜像碎料便于再次熔炼利用;
2、通过在破碎腔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能够过滤未达标的大颗粒碎料,通过将过滤板设置为拆卸结构,使得过滤板便于更换和清洗,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美帝雅旅游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池州美帝雅旅游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8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