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科临床用叩诊锤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7926.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白艳华;周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艳华 |
主分类号: | A61B9/00 | 分类号: | A6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临床 叩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科临床用叩诊锤,其在锤柄的前端设有一拐臂,拐臂上固定有顶盘,顶盘下侧固定有锤芯;锤芯上组合有一锤头组件,锤头组件由一芯管和若干一次性锤套构成,芯管内壁设有用于与锤芯组合的内螺纹,若干一次性锤套大小不一且均呈指套状,由小到大依次紧密套组在芯管外而使锤头组件整体呈锤头状;套组在一起的一次性锤套上端由内向外切出一缺口而形成易撕口。临床使用时,一位患者使用一个一次性锤套,由此可保证叩诊时的无菌卫生要求,将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而不会对诊断效率构成显著影响;本叩诊锤结构科学,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根据医生习惯进行调节,保证叩诊效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叩诊锤。
背景技术
叩诊锤是内科常用的医疗器械,在叩诊中用于叩击身体某些部位,医生可根据声音的性质及间隔时间来判断该部位是否正常,也可用于判断器官边界的病变情况和诊断相应部位的神经反射是否正常。在叩诊过程中,叩诊锤的叩击端会与患者接触,进而共用具有造成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在现行的临床消毒规范中对于叩诊锤也具有明确的消毒要求,消毒方式通常是采用酒精擦拭或清洗,然后擦干备用,消毒频率通常是每天一次,虽然现行的这种对叩诊锤的消毒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感染的效果,但预防力度明显是不足的,尤其在病毒高发季节,每天诊断的病人数量较多,造成交叉感染的几率更是会大增。而与此同时,即使意识到上述问题而提高对叩诊锤的消毒频率,但目前采用的酒精擦拭的消毒方式操作较为麻烦,如采用一用一消毒势必会严重降低诊断效率,此外,采用的酒精擦拭的方式对叩诊锤进行消毒,实际消毒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实施成本低廉,可有效降叩诊锤共用造成交叉感染风险的内科临床用叩诊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科临床用叩诊锤,其包括一锤柄,锤柄的后端设有把手,锤柄的前端设有一垂直向上延伸的拐臂,拐臂上固定有一向前延伸的顶盘,顶盘的下侧固定有一与锤柄垂直的锤芯,锤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锤芯上组合有一锤头组件,所述的锤头组件由一芯管和若干一次性锤套构成,所述的芯管内腔上端开放且内壁设有用于与锤芯组合的内螺纹,芯管的下端为盲端且外壁圆滑;所述的若干一次性锤套大小不一且均呈指套状,所述的若干一次性锤套由小到大依次紧密套组在芯管外而不会自动脱落,套组在一起的一次性锤套上端平齐而使锤头组件整体呈锤头状;套组在一起的一次性锤套上端由内向外切出一缺口而形成易撕口。
本内科临床用叩诊锤的使用方法为:
在临床对患者进行叩诊检查时,借助易撕口将用过的最外层的一次性锤套剥离并撕下,使全新的一次性锤套暴露而出,然后对患者进行叩诊,由此可避免不同患者共用叩诊锤而造成交叉感染;锤头组件作为消耗品由厂家预制而成,当锤头组件中的一次性锤套消耗完毕后,更换全新的锤头组件即可;由于锤柄、把手、拐臂、顶盘及锤芯不会与患者体表直接接触,进而无需一用一消毒,在对上述部件进行定期消毒时,将无需消毒的锤头组件拆下,可通过现有手段对上述部件进行高效彻底的消毒处理;在使用本叩诊锤时,医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通过旋转锤头组件,来调节锤头组件与把手的相对位置,以保证手感适宜,改善叩诊效果。
本内科临床用叩诊锤相比现有技术,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艳华,未经白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7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管表层坡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青鱼养殖用增氧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