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气压两用单向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7614.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姚鑫;许乐乐;方卫春;倪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真空 气压 两用 单向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气压两用单向阀结构。阀顶杆装在阀体内,阀体开设有通孔,通孔中部设有内凸缘,内凸缘中间形成了安装阀顶杆的内孔;阀顶杆一端为导向柱,另一端为直径小于导向柱的伸出部,导向柱和多齿端部之间的阀顶杆中部设有外凸缘;阀顶杆导向柱套装在阀体内孔中且间隙配合,阀顶杆导向柱穿过阀体内孔后套装有阀弹簧后,且在阀顶杆导向柱末端卡装上轴用弹性挡圈,将阀弹簧限位连接在阀体和轴用弹性挡圈之间;阀顶杆受到阀弹簧的力作用,阀顶杆的外凸缘与阀体内凸缘密封贴合在一起,形成密封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连接方式,在保证单向阀单项密封的作用下,提高了单向阀的可拆解性,减少返工报废率,节省了返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汽车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中的一个部件,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真空单向阀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单向阀多使用上下阀体盒装的方式,将阀芯布置于内部,不可拆卸重新利用,因此再利用率低,返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单向阀结构无法返工,再利用率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真空、气压两用单向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阀顶杆、阀弹簧和轴用弹性挡圈;阀顶杆装在阀体内,阀体开设有通孔,通孔中部设有内凸缘,内凸缘中间形成了安装阀顶杆的内孔;阀顶杆一端为导向柱,另一端为直径小于导向柱的伸出部,导向柱和多齿端部之间的阀顶杆中部设有外凸缘;阀顶杆导向柱套装在阀体内孔中且间隙配合,阀顶杆导向柱穿过阀体内孔后套装有阀弹簧后,且在阀顶杆导向柱末端卡装上轴用弹性挡圈,将阀弹簧限位连接在阀体和轴用弹性挡圈之间;阀顶杆受到阀弹簧的力作用,阀顶杆的外凸缘与阀体内凸缘密封贴合在一起,形成密封面。
所述的阀体内孔周圈设有多个通气槽。
所述的阀顶杆由金属制成,阀顶杆外凸缘外表面上均包裹设有橡胶,即外凸缘在靠近和远离阀体内孔的两端环形表面和圆周面上均布置橡胶。
所述的阀体两端端部附近的外壁设有用于连接所需装配真空腔室端口的锯齿结构。
与密封面同一侧的阀体端口和发动机的抽真空腔连接,与密封面相反一侧的阀体端口和真空助力器的真空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连接方式,在保证单向阀单项密封的作用下,提高了单向阀的可拆解性,减少返工报废率,节省了返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阀体结构剖视图;
图2(b)是阀体结构端面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顶杆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阀顶杆,2、阀体,3、阀弹簧,4、轴用弹性挡圈,a、通气槽,b、橡胶,c、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7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可平移式沙盘
- 下一篇:装配式不锈钢双盘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