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管柱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5212.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谈泊;田伟;白晓弘;徐文龙;李在顺;季伟;任越飞;李西军;张春;马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管柱 柱塞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管柱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装置,属于气田开采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管柱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的装置,包括自缓冲柱塞、上坐落器、柱状柱塞、缓冲器和下坐落器,上坐落器和下坐落器能够实现井筒封闭及流体的单向流动,防止液体回流;由于自缓冲柱塞分布在竖直井段,柱状柱塞分布在斜井段,在排水采气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接力举升,阶梯排液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阶段柱塞在组合管柱气井排液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田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管柱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装置。
背景技术
柱塞气举工艺是利用气井自身能量将液体排出井筒的一种排水采气技术,该技术将柱塞作为气液之间的机械界面,利用气井产出的气体,推动柱塞在油管内进行周期性的上下运动,进而周期性地将地层产出的液体举升至地面,并采出气体。作为气液界面的柱塞,能够有效阻止气体上窜和液体回落,减少液体从井底运行至井口过程的“滑脱”效应,提高气体举升液体效率。该工艺是机械排水采气方式,在排液过程中,完全依靠气井自身能量,不加注任何化学制剂,不需要任何外加能量,适用于具有一定产能、日产水量小于40m3的气井,已在全球致密低产气田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随着气田水平气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工艺气井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组合管柱井,其中包含定向井及水平气井。柱塞气举在组合管柱气井上存在应用难度。组合管柱井的生产特点是管柱结构复杂、管柱部分通常是由上半部3 1/2" +下半部2 7/8"组合而成,变径短节位置距离气层通常比较远,柱塞运行的座落器投放在这个位置会影响排水效果。常规柱塞不能作用于变径以下部分,对于水平气井,水平井的水平段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容纳空间,关井后会根据U型管原理,液柱快速回落水平段,造成柱塞空跑。常规柱塞排液效果较差,甚至无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组合管柱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管柱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的装置,包括自缓冲柱塞、上坐落器、柱状柱塞和下坐落器;
上坐落器包括打捞头,打捞头套设在套管中,套管周向设有卡爪,套管上套设有密封胶筒,套管尾端设有单向阀;
在打捞头上提的过程中,卡爪能够伸出,从而实现该座封器的定位;单向阀能够随套管前移,从而挤压密封胶筒,密封胶筒膨胀实现座落密封;
下坐落器与上坐落器的结构相同;
下坐落器位于斜井段内的预设位置,其首端设有柱状柱塞;
上坐落器位于竖直井段的预设位置,其首端设有自缓冲柱塞。
进一步的,单向阀尾端设有第一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器,下坐落器与之间柱状柱塞设有缓冲器。
进一步的,缓冲器包括径向打捞爪,径向打捞爪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与撞击块相连;
径向打捞爪与下坐落器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自缓冲柱塞包括柱塞,柱塞的外围设有若干密封环;
柱塞内部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围有缓冲簧,柱塞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杆,缓冲簧延伸至此处的绕设在导向杆外围;
导向杆的尾部延伸到柱塞外部,其尾部设有导向头。
进一步的,柱塞的尾部通过第一弹性圆柱销设有挡圈;
导向头通过第二弹性圆柱销与导向杆的尾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雷达
- 下一篇:废钢在线破碎综合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