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制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5129.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郭玉婷;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制样装置,包括可放置在液体环境中的样品槽,置于样品槽内用于承载生物样品的载玻片,覆盖在样品槽上与所述液体环境折射率相同的透明薄膜,及紧扣在样品槽上将所述透明薄膜固定在样品槽上的压样环;所述样品槽底部为镂空透光设计,所述透明薄膜将生物样品与所述液体环境隔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制样装置,能够将生物样品与液体环境隔离开来,能广泛应用于正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或正置倒置结合显微镜,可以长时程对样品进行成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制样装置。
背景技术
正置显微镜因具有光路较短、更容易找到关键区域且成像效果更佳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而高数值孔径的正置显微镜往往需要使用液体介质进行成像。如光片型正置显微镜因其快速、低漂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模式生物的实时高时空分辨的成像研究中,但由于其大多采用多个水浸物镜进行成像,样品需要浸入液体环境中进行成像。参见图1,在用高数值孔径的正置显微镜观察生物样品时,生物样品在液体环境中保持活性,正置显微镜的物镜浸入液体环境中对生物样品成像。
但由于许多生物样品无法在液体条件下成像,这就极大限制了正置显微的应用范围。以线虫为例,线虫长约1mm,其特点是身体为半透明,线虫在液体环境下身体有剧烈的摆动造成无法进行图像采集,当前通常是将生物样品固定在凝胶中隔离液体然后用正置显微镜成像,但凝胶溶解温度较高,已达到很多样品如线虫的应激温度,因此,目前高分辨率正置显微镜在许多样品中还无法得到应用。目前对线虫的成像均使用倒置显微镜,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方面都越来越无法满足研究需求。
如果能将线虫与液体环境隔离且不改变从液体到线虫的折射率,那么就可以用正置显微镜对线虫进行亚细胞水平更快的采集、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拓展了正置显微镜如光片型正置显微镜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生物样品与液体环境隔离开来的生物制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制样装置,包括可放置在液体环境中的样品槽,置于样品槽内用于承载生物样品的载玻片,覆盖在样品槽上与所述液体环境折射率相同的透明薄膜,及紧扣在样品槽上将所述透明薄膜固定在样品槽上的压样环;所述样品槽底部为镂空透光设计,所述透明薄膜将生物样品与所述液体环境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载玻片与生物样品之间设置一层可透光性的样品存活介质,所述样品存活介质的厚度等于载玻片上表面至样品槽顶端的间距,覆盖在样品槽上的透明薄膜可将样品存活介质上的生物样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压样环固定在所述样品槽内,将样品槽内的载玻片固定在样品槽内,所述载玻片上的生物样品浸入所述液体环境中。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025mm~0.5mm。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槽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所述载玻片形状与大小和所述样品槽匹配,以保证样品槽能够承放载玻片。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槽为带臂样品槽或不带臂样品槽。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槽为材质为纯钛、钛合金或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5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