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4542.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何银南 |
地址: | 130114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管装置、底座以及压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所述第二换热管装置安装在第一换热管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的内侧设有弯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弯管。该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有三段式的换热管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换热器在损坏时更换成本较大的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有某一段换热管装置出现损坏、破损、故障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单独的将对应的坏的换热管装置拆卸下来,非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换热器在损坏时的维修成本,功能性较强,较为的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地源热泵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现市面上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大多数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损坏情况时就需要将整个换热器进行更换,无法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操作时非常的费时费力,且更换的成本较大,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多数的换热器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较为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固定和快速操作,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大多数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损坏情况时就需要将整个换热器进行更换,无法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操作时非常的费时费力,且更换的成本较大,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多数的换热器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较为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固定和快速操作,便捷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管装置、底座以及压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所述第二换热管装置安装在第一换热管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的内侧设有弯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外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管卡,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的底部均设有底座,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的顶部分别设有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位于出口管的左侧,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的顶部均套接密封圈,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呈对称分布形式。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部散热口,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紧固螺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侧板,所述侧板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侧板的外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部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为弧形口,所述底座的顶部嵌合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所述底座呈平均分布形式。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的内部安装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镶嵌细螺栓,所述细螺栓的底部安装在底座的安装孔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4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