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水池侧壁式泵坑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3908.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4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路路;倪艺;季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22;E03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215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水池 侧壁 式泵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水池侧壁式泵坑,包括泵坑以及泵坑内腔开设的射水泵,所述泵坑顶端开设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顶端开设有喷泉,所述射水泵输出端连通有射水管,且射水管与喷泉互相连通,所述储水池底端开设有上排水管,且上排水管与泵坑内腔相连通,所述泵坑外侧开设有泵坑外壁,所述泵坑外壁一侧连通有供水管,另一侧连通有泄洪排水管以及底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体式储水池泵坑结构,减少施工面积以及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同时实现了泵坑的位置更加方便查找检修,采用浮球挡水结构,实现了供水管的供水受到控制,减少供水管过渡供水导致浪费水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喷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水池侧壁式泵坑。
背景技术
泵坑是一种设置在竖井对应的下部,用于安装设备的坑槽。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938682.X的一种地下式潜水泵坑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地下式潜水泵坑装置,该地下式潜水泵坑装置包括循环水池,位于地下,且其内部设置有浮球阀,浮球阀位于补水管的一端,当水位低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自动补水,当水位高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自动关闭,然而该装置在使用建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该专利中将循坏水池与喷泉之间互相分离,使得循坏水池与喷泉之间需要安装具有转折的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其次,将循坏水池与喷泉的分离使得循环水池与喷泉同时具有两个施工位置,从而使得建造成本与占地面积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循坏水池与喷泉之间应连接管管道较长,转折较多,而造成:1)水头损失较大,能源浪费问题,2)管材浪费较多,施工工期较长,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景观水池侧壁式泵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水池侧壁式泵坑,包括泵坑以及泵坑内腔开设的射水泵,所述泵坑顶端开设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顶端开设有喷泉,所述射水泵输出端连通有射水管,且射水管与喷泉互相连通,所述储水池底端开设有上排水管,且上排水管与泵坑内腔相连通,所述泵坑外侧开设有泵坑外壁,所述泵坑外壁一侧连通有供水管,另一侧连通有泄洪排水管以及底排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排水管以及射水管均为竖直无转折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供水管与泵坑外壁内侧连通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泵坑外壁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挡板,所述转杆远离泵坑外壁的一侧开设有浮球,所述挡板与供水管开口处互相贴合封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泵坑顶部卡接有翻板,且翻板底部的泵坑外壁内侧固定连接有扶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泄洪排水管与底排水管互相连通,所述底排水管与泵坑内侧连通处固定连接有排水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泄洪排水管的高度大于供水管的高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体式储水池泵坑结构,由于采用了将储水池设于泵坑顶部,实现了上排水管以及射水管竖直设置,又由于采用了上排水管以及射水管均为无转折的直管道,从而实现了减少管道的数量,减少了水头损失,节约了能耗,降低了造价,同时由于采用了储水池底部与泵坑顶部的互相固定,实现了储水池与泵坑两者的占地面积互相重叠,减少施工面积以及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缩短了工期,同时实现了泵坑的位置更加方便查找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3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