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充电器充电安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2269.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林;李伟;郑喜贵;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器 充电 安全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伏充电器充电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光伏板、蓄电池、主充电电路、控制器和充电监测单元,充电监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主充电电路充电电流的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依次通过放大回转电路、补偿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处理,很好地提高了光伏充电监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再经A/D转换后送入控制器中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值超出预设值时,控制器的充电控制端P1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信号输出,从而使MOS管Q2由导通变为截止,主充电电路停止充电,从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光伏充电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充电器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充电器充电安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电源控制器,控制对蓄电池或其它储能设备的充电以及向负载输出电能,对整个光伏系统的工作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投入使用的光伏系统电源控制器在光伏充电过程中,由于独立光伏系统的本身特性,其工作环境一般相对恶劣,造成光伏充电的稳定性较低,充电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会给充电电流带来很大波动,不仅会影响蓄电池的充电效率,而且对光伏充电监测的干扰度较大,影响光伏充电的安全性能。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充电器充电安全控制装置。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充电器充电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光伏板、蓄电池、主充电电路、控制器和充电监测单元,所述充电监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主充电电路充电电流的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依次通过放大回转电路、补偿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处理,再经A/D转换后送入所述控制器中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值超出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充电电路停止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回转电路包括运放器U1、U2,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流传感器正输出端,并通过电阻R3连接运放器U1的输出端,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2、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流传感器负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4连接电阻R5、电容C3的一端,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补偿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U3,运放器U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连接运放器U1的输出端,运放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7、R8、电容C5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4接地,运放器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连接电阻R8、电容C5的的另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和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1的一端连接MOS管Q1的源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A/D转换端口,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6、C7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主充电电路包括MOS管Q2,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光伏板的正极输出端,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充电控制端,MOS管Q2的源极通过电阻R11连接电阻R12、电容C8、C9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和蓄电池的充电端,电阻R12、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电容C9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并联接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流传感器对主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其检测信号经放大回转电路、补偿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处理后,很好地提高了光伏充电监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2.当光伏充电出现故障时,控制器的充电控制端P1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信号输出,从而使MOS管Q2由导通变为截止,主充电电路停止充电,从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光伏充电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2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宽带中频信号处理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