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及真空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9511.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王勇;邢帅;张向良;林飞;段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0 | 分类号: | B01J3/00;G01N1/14;B01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476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反应 取样 装置 | ||
一种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及真空反应釜,属于聚合反应技术领域。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包括出料管、取样器和真空管。出料管被用于与真空反应釜的底部连接,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料管和取样器连接。真空管的一端被用于与真空反应釜的顶部连接,真空管的另一端与取样器或出料管上位于第一阀门和取样器之间的位置连接。真空反应釜包括真空反应釜本体和上述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出料管与真空反应釜本体的底部连接,真空管的一端与真空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连接。该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取样时间短,取样具有时效性。该真空反应釜具有能够快速取样的取样装置,方便调整真空反应釜本体内的反应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聚合反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及真空反应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聚合物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聚合物产品已经不可取代。
在丙烯腈聚合体系的工艺中,通常是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脱单的。此时,反应釜中处于真空状态,丙烯腈的聚合物呈现出粘稠的液体。在连续作业的要求下,很难从处于真空状态的反应釜中进行取样以检测聚合指标。但是,不对反应釜中的反应指标进行检测容易造成脱单过程的不可控。
现有技术中对于反应釜中聚合物的取样,通常是在釜底设置取样阀取样。这样的取样是依靠聚合物自身的重力缓慢流入取样器中的,这样的取样时间较长,取样缺乏时效性。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取样器取样时间较长,取样缺乏时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以便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样器取样时间较长,取样缺乏时效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取样时间短,取样具有时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反应釜。该真空反应釜具有取样装置,方便调节真空反应釜本体内的反应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所述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包括出料管、取样器和真空管,所述出料管被用于与真空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料管和所述取样器连接;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被用于与真空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样器或所述出料管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取样器之间的位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管上还设置有第五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还包括氮气管和取样管,所述氮气管与所述真空管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取样器或所述出料管之间;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取样器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氮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氮气管能够充入氮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还包括氮气管和取样管,所述氮气管与所述取样器连接,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取样器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氮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氮气管能够充入氮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反应釜取样装置还包括氮气管和取样管,所述氮气管与所述出料管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取样器之间,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取样器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氮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氮气管能够充入氮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阀门为单向阀,其流通方向为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取样器的一端向所述出料管靠近所述取样器的一端,所述第三阀门为单向阀,其流通方向为所述取样管靠近所述取样器的一端向所述取样管远离所述取样器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9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