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节能监测数据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8342.4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强力;赵勇;彭茹茹;柳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鸿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节能 监测 数据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节能监测数据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所述采集箱的内部固定设置为中空,所述采集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器,所述采集箱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粉尘传感器,所述采集箱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外表面与采集箱外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采集箱的内部下侧位置固定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组。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内部固定设有粉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组,并针对粉尘及有毒气体的与特性将粉尘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组设置在仪器上下两侧,实现测得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内部的蓝牙传输模块发送至数字设备,提供采集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器领域,尤其涉及建筑节能监测数据采集器。
背景技术
节约能源是目前很多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公共建筑方面。虽然现有技术的数据采集器种类很多,一般针对监测不同环境设置有多个不同的采集装置,适用面较为小,无法测得多组不同数据,本省结构带有显示屏,导致整体较大,不便于携带,本身无法测得不同高度监测数据的采集,需要借助其他器件进行辅助作业,各传感器位置设置随意,无法实现针对性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建筑节能监测数据采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建筑节能监测数据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所述采集箱的内部固定设置为中空,所述采集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器,所述采集箱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粉尘传感器,所述采集箱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外表面与采集箱外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采集箱的内部下侧位置固定设置有气体传感器组,所述采集箱的外表面下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对接盘,所述对接盘下表面可固定连接在连接盘的上表面上,且连接盘的外径大小与对接盘的外径大小相同,所述连接盘的下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杆,所述副杆连接在主杆的内部上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背面贯穿采集箱的侧表面连接在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位置沿采集箱中心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采集箱的内部上侧固定设置有蓝牙数据传输模块,且蓝牙数据传输模块位于粉尘传感器与数据处理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对接盘的盘身表面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旋钮,所述连接旋钮的下端贯穿对接盘的盘身固定连接有螺纹对接柱,所述连接旋钮在对接盘的盘身圆周等距设置有四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盘的盘身中部位置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气流通孔,且空气流通孔与采集箱的下部中心孔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盘的盘身固定设置有对接孔,且对接孔与螺纹对接柱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杆的上部位置侧表面固定设置有锁紧旋钮,所述主杆的下部侧表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撑杆,且各支撑杆的长度设置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粉尘传感器型号设置为ZPH01,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设置为NTC,所述湿度传感器型号设置为TE。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固定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组,并针对粉尘及有毒气体的与特性将粉尘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组设置在仪器上下两侧,实现测得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内部的蓝牙传输模块发送至数字设备,提供采集的方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鸿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济宁鸿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8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炉用高辐射吸收率钢化玻璃面板
- 下一篇:一种高安全性的数据传输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