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用打孔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8314.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照华;许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聚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5/10;B26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黄永兰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打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打孔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服装用打孔钳,滑块上设置有旋转杆底座,旋转杆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旋转杆底座内设置有限位块,旋转杆底座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位于旋转杆底座内部,移动杆上开设有转动槽,移动杆上设置有钳盘,通过再将连杆旋转,使得连杆向两个连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方向移动,使得套杆与支撑杆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调节钳盘的高度和导轨滑道的高度效果,将衣物放到打孔板上,将需要打孔的部分放到打孔槽上,左右移动滑块,使得滑块能够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旋转钳盘,使得钳盘上的打孔钳能够根据打孔形状进行更换,向下压动钳盘,使得打孔钳能够向下移动通过打孔通道对衣物进行打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打孔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用打孔钳。
背景技术
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类最初的衣服多用兽皮,而裹身的最早“织物”是用麻和草等纤维制成,对现在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而衣服在使用时,就少不了纽扣进行固定,同时进行对衣物进行装饰,而纽扣在安装到衣物上时,就需要对衣物进行打孔安装,这时就需要用到打孔钳进行打孔,而传统的握把式打孔钳由于只有一种钳形,从而使的衣物在需要多种选择的孔时,就需要更换多把打孔钳,从而使多的衣物打孔效率不高,为此需要一种服装用打孔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服装用打孔钳,具备高效稳定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打孔钳只能打一种孔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用打孔钳,包括打孔板,所述打孔板为矩形结构,打孔板上设置有打孔槽,打孔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套杆,套杆的下壁面开设有移动槽,套杆上开设有连孔,连孔内设置有连杆,连杆为圆柱形结构,连杆有两个,两个连杆通过两个连孔一直延伸到两个移动槽内和两个套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外部,两个连杆的外圆壁面上开设有外螺纹,连杆上设置有旋钮,旋钮为圆柱形结构,旋钮有两个,两个旋钮分别与两个连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套杆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为矩形结构,横杆有两个,两个横杆上壁面分别与两个套杆的上壁面固定安装在一起,两个套杆分别位于两个横杆的中心处,横杆上开设有导轨槽,导轨槽为矩形凹槽,导轨槽有四个,四个导轨槽分为两组,每组有两个导轨槽,两组导轨槽分别位于两个横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两组的四个导轨槽左右两两对应,导轨槽内设置有导轨滑道,导轨滑道为矩形结构,导轨滑道有两个,两个导轨滑道分别位于左右对应的两组导轨槽内,且导轨滑道均与导轨槽的内壁面固定安装在一起,两个导轨滑道位于打孔槽的正上方,导轨滑道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为矩形孔,滑块上开设有打孔通道,打孔通道为圆形孔,打孔通道位于滑块的中心处,打孔通道贯穿了滑块的上下两侧壁面,打孔通道位于两个导轨滑道之间和打孔槽的正上方,滑块上设置有旋转杆底座,旋转杆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旋转杆底座内设置有限位块,旋转杆底座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为圆柱形结构,移动杆位于旋转杆底座内部,移动杆上开设有转动槽,移动杆上设置有钳盘,钳盘为圆柱形结构,钳盘的下壁面与移动杆的上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钳盘上开设有钳槽,钳槽内设置有打孔钳。
优选的,所述打孔槽为圆形孔,打孔槽位于打孔板的上壁面,打孔槽有三个,三个打孔槽均匀分布在打孔板的上壁面上,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支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打孔板的上壁面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杆均与三个打孔槽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套杆为圆柱形结构,套杆有两个,两个套杆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杆的上方,移动槽为圆形凹槽,移动槽有两个,两个移动槽均位于两个套杆的下壁面中心处,两个套杆均与两个支撑杆通过两个移动槽套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聚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聚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8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