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浮岛式生态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7736.8 | 申请日: | 201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胜;叶小军;魏卓杰;安玉宁;金哲;沈奕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浮岛式 生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水生态环境工程领域、水污染治理领域的人工浮岛式生态基装置。所述人工浮岛式生态基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下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上支架设置有若干个浮床,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下部布设生态基,生态基缠绕在PVC管件上;上支架安装有浮筒,浮筒上设置有纳米氧发生装置,在生态基的下侧设置有抽水口,水体经纳米氧发生装置后从PVC管件上的布水口排出,所述的纳米氧发生装置与抽水口、PVC管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人工浮岛式生态基装置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水体恢复自我修复的功能,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环境工程领域、水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浮岛式生态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随之城市人口显著增加,导致市政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当污水排放速率大于自然水体净化速率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时,则会引起河道的水体污染,进而破坏水生态平衡,由此严重影响城市河道湖泊生态功能的发挥和市容的整洁、美观。河流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同时也是水源地的重要组成,它与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但是污染的水体不仅失去了资源功能和使用价值,而且严重破坏周围的环境景观,甚至危害到居民的健康。目前河流湖泊黑臭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中小型河流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河流湖泊黑臭对城市的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如何尽快解决城市河流湖泊的黑臭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体资源,减少水体污染物的排放,一些城市使用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污水回补河道作为景观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再生水未经深度处理,形成氮、磷污染较严重。若用于回补景观河道的水体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二次净化,极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大幅削减再生水中氮和磷已成为目前再生水回用河道生态治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利用附生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人工浮岛技术可成为原位净化处理再生水回用河道水体问题的措施之一。但目前的人工浮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工浮岛所覆盖区域的水面下层溶解氧偏低,容易造成底泥的黑臭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人工浮岛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水体净化能力的人工浮岛生态基装置。
一种人工浮岛式生态基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
上下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上支架设置有浮床,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下部布设生态基;上支架安装有浮筒,浮筒上设置有纳米氧发生装置,纳米氧发生装置产生的氧气从PVC管件上的布气口排出,所述的纳米氧发生装置与PVC管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生态基固定在上支架设置的下垂柔性绳体,通过绳体增加支架整体强度,降低水力冲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为PVC管或PE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为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内设置浮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浮筒上设置有纳米氧发生装置,通过固定支架与上支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PVC管路上的布气开口设置在生态基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7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种开窗方式的金属门窗结构
- 下一篇:智能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