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55843.7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8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耳茨建筑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保温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管夹本体,管夹本体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夹板组成,两个外夹板相邻的一端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两个管夹本体的下层外夹板共同固定在呈U形的连接板上;管夹本体内放置有保温套,保温套为开口环体,且开口环体的两个开口端为带穿孔的耳部;保温套通过防脱组件与连接板固定,防脱组件包括限位板、下螺栓和上螺栓构成,限位板共有两块,下螺栓贯穿两个限位板的下端部及连接板,上螺栓贯穿两个限位板的上端部及耳部的穿孔。本实用新型增设有防脱组件,有效避免保温套沿管道轴向的方向而从管夹本体内脱落,更换时无需拆卸固定螺栓,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
背景技术
在管道抗震支架的结构中,往往需要通过管夹对管道进行固定,这种固定应该同时具有较高的纵向固定力和横向固定力,因为地震时产生的横波和纵波都会对机电管线形成冲击,但目前大多数管夹与作为横担的槽钢安装均是以管夹下方垂直向下设置的锁片与槽钢嵌套而成,管道位于管夹与槽钢之间,虽然这种嵌套实现了锁片与槽钢的压紧,但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定位是通过摩擦力产生的,容易造成管夹在槽钢内的滑动,《GB-50981-2014》中第三章第五节第二段明确指出:摩擦力不得作为抵抗地震力作用力的抗力。另外,由于施工要求以及材料要求,部分管道在与管夹接触的部位是需要加装保温套的,通常的安装方式是将保温套作为夹层,同轴套装在管道外壁与管夹内壁之间,从操作角度来看,保温套通由两个半圆形护套对接而成,在受到冲击时,因管夹受力而晃动,保温套容易沿管道轴向的方向而从管夹内脱落,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夹板组成,两个所述外夹板相邻的一端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管夹本体的下层外夹板共同固定在呈U形的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有与外夹板形状配合的弧形口,下部内侧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连接板的腹板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管夹本体内放置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为开口环体,且开口环体的两个开口端为带穿孔的耳部,两个耳部交错设置且厚度均为开口环体厚度的一半;所述保温套通过防脱组件与连接板固定,所述防脱组件包括限位板、下螺栓和上螺栓构成,所述限位板共有两块,所述下螺栓贯穿两个限位板的下端部及连接板,所述上螺栓贯穿两个限位板的上端部及耳部的穿孔。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中,所述连接板通过焊接与下层外夹板的弧形外壁固连。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中,所述防脱组件中的上螺栓拆卸后,限位板能够以下螺栓为中心作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中,所述外夹板的边部包覆有耐磨卡套。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中,所述保温套的轴向宽度等于管夹本体的轴向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更换保温套的安全管夹中,所述保温套由柔性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当需要更换保温套时,先将防脱组件中的上螺栓拆卸,限位板能够以下螺栓为中心作旋转运动;两个限位板向下翻转,利用顶杆等工具将旧的保温套顶出;新的保温套先打开开口,套设在固定管道的外壁后再闭合开口,然后利用顶杆等工具将新的保温套卡入对应的安全管夹中,再将两个限位板向上翻转,安装上螺栓,安装时使得上螺栓从两个耳部的穿孔穿过,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保温套沿管道轴向的方向而从管夹本体内脱落,更换时无需拆卸固定螺栓,安全性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耳茨建筑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法耳茨建筑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5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房屋顶壁施工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教育用多媒体教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