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5145.7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代亮;嵇鑫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环 结构 具有 灯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灯具,导光环结构包括:环形导光主体;导光分部,设置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导光分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连接;灯珠,设置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灯珠与导光分部的第二端相对设置,以使灯珠发出的光入射导光分部后经多次全反射后由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射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环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灯珠在导光环上的出光范围较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光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若要实现导光环的环形侧面出光,一般采用在导光环的内侧等间距分布多颗灯珠,以使灯珠发出的光经过导光环后由环形侧面射出。
然而,上述的出光方式使得单颗灯珠出光范围较小,会使用较多灯珠,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环结构及具有其的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灯珠在导光环上的出光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光环结构,包括:环形导光主体;导光分部,设置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导光分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连接;灯珠,设置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灯珠与导光分部的第二端相对设置,以使灯珠发出的光入射导光分部后经多次全反射后由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射出。
进一步地,导光分部为条形结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条形结构的两端。
进一步地,沿导光分部的延伸方向,导光分部具有第一中心线;沿环形导光主体的周向方向,环形导光主体具有第二中心线;沿导光分部的延伸方向,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径向方向的间距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第一中心线为直线,第一中心线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过第一连接点且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相切的第一切线与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预定夹角;其中,第一预定夹角的角度为20°至80°。
进一步地,第一中心线为弧线,第一中心线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过第二连接点且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相切的第二切线与过第二连接点且与导光分部的相切的第三切线之间形成第二预定夹角;其中,第二预定夹角的角度为20°至80°。
进一步地,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齿形部,齿形部沿环形导光主体的轴向延伸,以使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上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在齿形部上发生全反射后由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射出。
进一步地,齿形部为多个,多个齿形部沿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环形导光主体的轴向截面为矩形、或圆形的至少部分、或椭圆形的至少部分。
进一步地,导光分部为多个,多个导光分部间隔设置在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上;灯珠为多个,多个灯珠与多个导光分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灯珠与相应的导光分部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导光环结构,其中,导光环结构为上述的导光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环结构包括环形导光主体、导光分部和灯珠,导光分部的第一端与环形导光主体的内侧面连接,灯珠与导光分部的第二端相对设置;该导光环结构通过设置导光分部可以使灯珠发出的光与导光分部的外表面发生全反射后由环形导光主体的外侧面射出,增大了灯珠在环形导光主体上的出光范围,实现了环形导光主体侧壁发光均匀,进而增强了导光环结构的灯效;这样,在保证导光环结构的灯效的情况下,该导光环结构比现有技术的出光方案使用较少灯珠,出光效率较高,进而可以减小线路板面积,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5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鼓式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隧道混凝土施工的无门架衬砌模板台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