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4778.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姚美康;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作业 喷淋 降尘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第一箱体(6)和第二箱体(9),所述第一箱体(6)的顶部安装有支架(5),所述第一箱体(6)的内部安装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所述水泵(12)的顶部安装有出水管(2),且支架(5)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卷绕轮(4),所述第一箱体(6)通过喷水管(8)连接至所述第二箱体(9)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水管架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喷水管处于悬空的状态,同时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喷水管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场地,由于灰尘较大,经常需要用到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喷洒水雾,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也可以对建筑工地的施工表面进行降温处理,大面积喷洒水雾,可以快速对施工表面进行降温,以保证施工表面不会出现开裂的现象,但是现有的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使用时,施工表面面积较大,水管太长不利于放置在施工表面上,且喷洒过后,水管内积累的水不利于排出,收卷之后,水流到各地,导致路面积水,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出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施工表面面积较大,水管太长不利于放置在施工表面上,且喷洒过后,水管内积累的水不利于排出的问题。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所述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第一箱体(6)和第二箱体(9),所述第一箱体(6)的顶部安装有支架(5),所述第一箱体(6)的内部安装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所述水泵(12)的顶部安装有出水管(2),且支架(5)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卷绕轮(4),所述支架(5)的一侧安装有手轮(13),所述卷绕轮(4)的外部绕设有喷水管(8),所述第一箱体(6)通过喷水管(8)连接至所述第二箱体(9)上。
所述喷水管(8)的一端安装有喷水管连接头(3),喷水管连接头3与出水管2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球形块(14),所述球形块(14)的内部开设有螺孔(17),所述喷水管(8)的外壁安装有喷头(7)。
所述第二箱体(9)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0),且第二箱体(9)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第二万向轮(11)。
所述第一箱体(6)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第一万向轮(a)。
所述第一箱体(6)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安全门(16),且安全门(16)的一侧安装有开关(15),所述水泵(12)与开关(15)电性连接。
所述喷头(7)设置有十个以上,且喷头(7)呈矩形阵列分布在喷水管(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水雾喷洒过程中,喷水管架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喷水管处于悬空的状态,同时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喷水管移动,施工表面可以充分的接触到水雾,解决了施工表面面积较大,水管太长不利于放置在施工表面上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球形块,喷水管的一端与球形块连接,将球形块拆卸下来之后,喷水管内部的水从喷水管的一端排出,避免了喷水管内的水滴落在工地各处,导致地面积水,解决了喷洒过后,水管内积累的水不利于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4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运输的复合墙面板结构
- 下一篇:连杆机构驱动的双开门连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