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动作捕捉的高速红外摄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54552.6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威;刘刚;吕锡华;胡勇;李育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3;H04N5/235;G03B17/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作 捕捉 高速 红外 摄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动作捕捉的高速红外摄像装置,包括红外灯模块、镜头、多根连接管和主机板模块,镜头位于红外灯模块和主机板模块之间,红外灯模块连接镜头的透镜端,主机板模块连接镜头的尾端,红外灯模块和主机板模块通过多根连接管连接,红外灯模块包括散热壳体和安装在散热壳体内的红外灯板,连接管内设有连接线,红外灯板的通过连接线连接主机板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分体式的结构,具有更好的散热表现;镜头采用半开放式的结构设置,其形状大小不受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动作捕捉的高速红外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售的的红外摄像装置均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293145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摄像装置,将所有电子元器件集合在一个球体的壳体内。如公开号为CN206136075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式红外摄像装置,将所有电子元器件集成在矩形壳体内。但是,一体式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散热效果差,红外摄像装置在工作时,红外灯板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影响装置内部的其它电子元器件;对于用于动作捕捉的高速摄像,其内部主电路板的也会散发高热量,造成装置过热影响正常拍摄。2、对各类镜头的兼容性差,一体式结构只能配合指定型号的镜头,无法根据拍摄需要对镜头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动作捕捉的高速红外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动作捕捉的高速红外摄像装置,包括红外灯模块、镜头、多根连接管和主机板模块,所述的镜头位于红外灯模块和主机板模块之间,所述的红外灯模块连接镜头的透镜端,所述的主机板模块连接镜头的尾端,所述的红外灯模块和主机板模块通过多根连接管连接,所述的红外灯模块包括散热壳体和安装在散热壳体内的红外灯板,红外灯安装在红外灯板上,所述的红外灯板和散热壳体分别设有第一镜头通孔和第二镜头通孔,镜头的透镜端透过第一镜头通孔和第二镜头通孔进行摄像,连接管内设有连接线,所述红外灯板的通过连接线连接主机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壳体包括壳体主体、端盖和导光圈,所述的红外灯板上还设有彩色状态灯,所述的第二镜头通孔设置在壳体主体的底板上,所述的红外灯板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一镜头通孔和第二镜头通孔位置重合,所述的导光圈安装在第二镜头通孔上,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第三镜头通孔,端盖安装在壳体主体上,第三镜头通孔连接导光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红外灯板和散热壳体之间设有导热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壳体上设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壳体为金属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机板模块包括结构仓、成像电路板、主机板和后导热盖,所述的后导热盖和结构仓组成密封腔体,互相连接的成像电路板和主机板安装在结构仓内,所述的连接管连接结构仓,连接管内的连接线和主机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结构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镜头的尾端连接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孔处设有滤光结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管采用伸缩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管至少为两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分体式的结构,当红外灯模块和主机板模块分别设置在镜头的两端,使得其散热不会互相影响,在装置工作时具有更好的散热表现。
2、镜头采用半开放式的结构设置,其形状大小不受限制,使得装置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进更换,兼容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4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