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3622.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惠英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抗震 加固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室,地下室底壁设有底板,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柱,且四根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支撑柱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支撑柱的外壁均设有加强层,加强层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加强层上方均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且若干安装板上均固定开设有第四安装孔,连接块的上侧均开设有斜槽,连接块的下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连接块的上方设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支撑性强,适用性高,四根支撑柱支撑起顶板,节省空间,适用性更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都需要设置抗震加固结构,传统的加固抗震结构稳定性差,且设置多个支柱进行支撑,占用了很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加固抗震结构稳定性差,且设置多个支柱进行支撑,占用了很大空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所述地下室底壁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柱,且四根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均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加强层上方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且若干所述安装板上均固定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连接块的上侧均开设有斜槽,所述连接块的下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连接块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下侧固定连接有X型支撑条,且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五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环形块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加强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加强层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斜槽与X型支撑条相适配。
优选的,若干所述第四安装孔与若干第五安装孔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在使用时,外力对顶板施加压力,顶板中间的压力施加到X型支撑条上,顶板端边受到的压力和X型支撑条受到的压力施加到连接块上,连接块再将压力施加到四根支撑柱上,支撑柱靠加强层稳定,支撑柱再将压力施加到底板上,支撑柱下端的环形块用来稳定支撑柱,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支撑性强,适用性高。
二、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四根支撑柱支撑起顶板,节省空间,适用性更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附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的连接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连接块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惠英,未经林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3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流整治用河床淤泥清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接用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