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索桥吊索更换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3055.4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爱民;夏叶飞;徐亚林;苗新歌;董凌峰;王继林;袁微微;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范青青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吊索 更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吊索更换托换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包括吊索索夹、箱梁耳板、永久吊索、设置在永久吊索两侧的且分别与吊索索夹和箱梁耳板连接的临时吊索连接装置、设置在永久吊索锚杯上的永久吊索扁担梁、设置在永久吊索扁担梁上方的反力梁、设置在永久吊索扁担梁与反力梁之间的永久吊索施力装置、设置在反力梁与临时吊索连接装置之间的临时吊索施力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永久吊索施力装置施力大小和临时吊索施力装置施力大小的施力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便于施工控制、对主缆影响小、施工成本低的悬索桥吊索更换拖换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索桥吊索更换托换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索桥吊索是悬索桥结构最重要受力构件之一,加劲梁自重、桥面铺装及汽车荷载等均通过吊索传到主缆。悬索桥吊索只承受轴向拉力,是悬索桥构件中最容易受损、最关键的受力构件之一,悬索桥的设计年限一般为100年以上,而吊索设计使用年限规范规定仅为20年,因此在悬索桥的设计使用年限期间,吊索至少要更换4-6次。另外,悬索桥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撞击、火灾等各种意外事故,也会对悬索桥的吊索产生破坏损伤,需进行及时快速更换,否则会对桥梁的结构安全产生很大影响。
相对于建桥时的吊索安装,服役期间悬索桥吊索更换已经没有猫道和起重吊装设备可以利用,面临不中断交通、高空作业、施工面狭窄等问题,且存在拆除旧索和安装新索两种施工,施工工艺复杂。如果选用的悬索桥吊索托换体系不佳,吊索更换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影响悬索桥结构的线形及内力,使更换前后的结构内力、线形发生很大变化。可见,悬索桥的吊杆更换具有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更换成本高的特点。
目前,国内相关技术资料仍较少。文献《大跨径悬索桥异响钢丝绳短吊索的检测和更换》和专利1(CN207685669U)公布了一种短吊索更换的装置和过程,其核心技术是在永久索的一侧布置临时索,张拉使永久索的索力降为零,然后拆除吊索;该方法采用单点更换,当临时索张拉力较小时,待更换吊索存在索力,销轴拆除困难;当临时索索力张拉至待更换吊索索力为零时,临时索的索力非常大,吊耳耳板已经屈服,发生塑性变形,同时,临时索力大对主缆和加劲梁的线形挠动也大。
专利2(CN202214681U)介绍了一种悬索桥的吊索更换装置,它在待更换吊索的一侧安装临时索张拉装置,并布置穿心式荷载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也是在临时吊索的一侧布置临时张拉装置,通过张拉使待更换吊索索力下降,存在同专利1同样的问题。
专利3(CN106480822A)公布了一种悬索桥吊索更换系统及更换悬索桥吊索的方法,该方法给出了旧索拆除后或新索安装前如何放索和挂索的过程,但并未给出如何使待更换吊索索力为零的施工过程和装置,而缺失的该部分是悬索桥吊索更换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文献《汕头海湾大桥试验吊索更换工程施工和监控》公布了一种悬索桥吊索更换方式,它首先在桥面设置桁架,支撑于相邻吊索横梁,利用原主梁预制节段吊装施工时设置的吊装孔,将梁体预起吊。然后,按照两种方式进行吊索的更换:一种是对吊索的锚栓接长,在锚板与接长的锚栓上设置上、下支撑架,中间布置千斤顶,驱动千斤顶顶升上下支撑架,松动原锚栓的螺母,实现更换;另一种方式是加劲梁上、下设置反力梁,通过顶升上反力梁卸载吊索内力,实现吊索更换。
但本实用新型专利依托大桥吊索更换工程,所遇到的吊索更换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需要更换吊索的大桥的钢锚箱耳板的构造不同其他桥梁,它预留了两个吊耳孔,而其他常用桥梁只预留了一个吊耳孔,常见桥梁主梁采用的是单箱三室薄壁鱼腹式断面的预应力钢筋砼箱梁,没设吊耳板;二是各种桥的吊索形式各不相同:有些桥梁的吊索采用钢丝绳,两端采用销轴式叉形耳板吊索,锚杯做成花瓶形;还有些桥梁则采用骑跨式钢丝绳吊索,与加劲梁的连接采用预埋锚栓式,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完成本技术方案中桥梁吊索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便于施工控制、对主缆影响小、施工成本低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海大学;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3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