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51770.4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斯炯;范东升;李晶晶;朱良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锦国 |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内置 通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包括充气囊、充气管和呼吸管道,充气囊的边缘一圈设有可充气密闭腔体,充气囊的中间部分为中空结构以形成通气开口端,可充气密闭腔体设有注气口,注气口连接充气管,充气管连接有充气阀,充气阀、充气管与可充气密闭腔体形成充气通道,充气膨胀后的充气囊可抵住患者口腔内的梨状窝,且患者的会厌位于通气开口端,通气开口端与呼吸管道相连通形成呼吸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结构简单,可针对患者困难插管或常规插管难度大的情况,帮助患者快速建立人工呼吸通道,操作简易,密封性良好,不易移位,能安全有效稳定的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常会遇到对于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的情况,也会碰到患者呼吸插管困难或难度大的情况,此时快速建立人工呼吸通道辅助呼吸尤为重要。
目前主要有两种辅助呼吸的方式,一种是气管导管通气装置,该装置将一根带有充气球囊的气管长管从口腔伸入喉部,对充气球囊充气形成气管密封,再对气管实施正压向肺部充气。另外一种辅助呼吸的方式是喉罩通气装置,该装置由通气导管和通气罩构成,通气导管一端与呼吸机相连,另外一端与通气罩相连,通气罩置入喉部充气后,通过通气导管向肺部实施正压维持呼吸。上述两种辅助呼吸的方式,缺陷主要在于,气管导管通气装置较难顺利插入气管管道,易发生气管导管移位甚至脱落;喉罩通气装置虽不易出现气管导管移位脱落导致呼吸受阻的情况,但是喉罩深部插入,不便观察,容易造成患者粘膜损伤,且操作不便、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不易移位的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该装置能安全有效稳定的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其包括充气囊、充气管和呼吸管道,充气囊的边缘一圈设有可充气密闭腔体,充气囊的中间部分为中空结构以形成通气开口端,可充气密闭腔体设有注气口,注气口连接充气管,充气管连接有充气阀,充气阀、充气管与可充气密闭腔体形成充气通道,充气膨胀后的充气囊可抵住患者口腔内的梨状窝,且患者的会厌位于通气开口端,通气开口端与呼吸管道相连通形成呼吸通道。由此,将注射针筒的筒口插入充气阀的入口端,向外抽出充气囊的可充气密闭腔体内的残余气体,使其呈收缩状并保持平整;操作者手持呼吸通道的管体部分,充气囊的通气开口端向上,自充气囊的远端开始伸入患者口腔,紧贴患者舌根并向前往口腔深处抵,感受到阻力时停止操作;此时,利用注射针筒通过充气管给充气囊充气,膨胀后的充气囊可抵住患者口腔内的梨状窝,防止呼吸通道移位脱落,并且患者的会厌位于充气囊的中间部分的端口内;将呼吸机接入呼吸管道的另一端,氧气进入呼吸管道,就能有效建立人工呼吸通道;这个操作非常简单,耗时短,该装置放置的位置较喉罩通气装置要浅,操作更容易些,不易对患者粘膜造成损伤,放置到位后不易移位,提高了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气管与充气阀之间设有指示气囊,充气囊的外型呈梨状。由此,通过指示气囊的饱和程度判断充气囊的膨胀状态,确保充气囊充气到位,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呼吸管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管接头、连接管、通气管和基体,管接头、连接管、通气管和基体均为中空结构,基体与充气囊的边缘连接,形成一条从管接头至充气囊的通气开口端的呼吸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气管为一弧度弯管,通气管两端口的外径小于其中间部分的外径形成变径结构,通气管的两端口设有凹口接头,与通气管连接的基体的端口为圆形端口,且圆形端口的上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弧度延伸接头,与通气管连接的连接管的端口设有凸出的第二弧度延伸接头,通气管的两端口分别插入基体和连接管内,且凹口接头与第一、第二弧度延伸接头相对接配合。由此,通气管的两端通过凹口接头与第一、第二弧度延伸接头相对接配合,方便确认安装方向,也可进一步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1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蓝牙音乐播放功能的雨伞伞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塞的免捆扎移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