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粒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1387.9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强;林连华;徐海港;张春祥;王伟;王学奎;董福彬;张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26 | 分类号: | A01F12/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52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粒凹板。一种脱粒凹板,所述脱粒凹板为圆弧状结构,其包括若干块沿脱粒凹板轴向间隔设置的圆弧形的固定板4、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圆柱状的脱粒圆管5。所述固定板4上均匀设置有管孔,所述脱粒圆管5穿设在所述固定板4的管孔内并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圆柱状的脱粒圆管,脱粒圆管自身没有棱角,脱粒过程中不会对果穗籽粒造成冲击、划伤,能够大大降低果穗籽粒的破碎率。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包角设计,可以使脱粒分离彻底,能够提高玉米果穗的脱净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粒凹板,是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用的脱粒凹板,属于玉米收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割机中,采用脱粒凹板与脱粒滚筒配合脱除玉米籽粒。现有的脱粒凹板大多采用栅条结构,栅条结构本身具有棱角,脱粒过程中其会对玉米籽粒产生损伤,尤其对于高含水率的玉米籽粒损伤更严重,影响玉米籽粒直收效果。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脱粒凹板包角小,大都存在玉米果穗脱粒分离不彻底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籽粒破损率的脱粒凹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脱粒凹板,其特征是:所述脱粒凹板为圆弧状结构,其包括若干块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圆弧形的固定板、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圆柱状的脱粒圆管,所述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管孔,所述脱粒圆管穿设在所述固定板的管孔内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脱粒凹板采用圆柱状的脱粒圆管,脱粒圆管自身没有棱角,脱粒过程中不会对果穗籽粒造成冲击、划伤,能够大大降低果穗籽粒的破碎率。
进一步的,所述脱粒凹板的弧度为220°-260°。采用大包角设计,可以使脱粒分离彻底,能够高玉米果穗的高脱净率。
进一步的,所述脱粒凹板由左凹板、右凹板、中凹板连接组成,所述中凹板为半圆弧结构,所述左凹板和右凹板为弧度小于90°的圆弧结构,所述左凹板和右凹板分别与所述中凹板的圆弧两端连接。采用组合式的脱粒凹板,便于设备安装。
进一步的,左凹板和右凹板与所述中凹板连接部分的内侧表面为光滑的圆弧面。连接部分的内侧表面采用光滑的圆弧面设计,没有棱角,不会造成对果穗籽粒的冲击、划伤,可降低籽粒破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圆柱状的脱粒圆管,脱粒圆管自身没有棱角,脱粒过程中不会对果穗籽粒造成冲击、划伤,能够大大降低果穗籽粒的破碎率。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包角设计,可以使脱粒分离彻底,能够提高玉米果穗的脱净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左凹板,2、中凹板,3、右凹板,4、固定板,5、脱粒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脱粒凹板,所述脱粒凹板为圆弧状结构,其包括若干块沿脱粒凹板轴向间隔设置的圆弧形的固定板4、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圆柱状的脱粒圆管5。所述固定板4上均匀设置有管孔,所述脱粒圆管5穿设在所述固定板4的管孔内并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1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