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皮穿刺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0354.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宗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1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经皮穿刺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球、连接管、软管接口、延长管和套管针,且它们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延长管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器,所述延长管的背部卡接有软管套,所述软管套背部缝合有弹性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套、弹性带、软扣面和刺扣面的设置,方便对延长管和套管针进行限位固定,让其不易脱落,解决了套管针固定采用输液透明膜贴于皮肤表面,腔内引流管易滑动,存在滑脱风险的问题,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带、弹性卡扣和固定接头的设置,方便对负压引流球进行固定携带,解决了现有的负压引流球不方便固定携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经皮穿刺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装置可用于皮下肿块切除术后皮下积液、大隐静脉术后淋巴漏、腹盆腔积液、外伤引起的皮下积液积血、以及不明原因的积液,可直接穿刺置管引流或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并可形成负压,使空腔闭合,促进组织愈合。在平时医疗工作中,经常遇到术后切口皮下积液、切口淋巴液漏等情况的患者,由于范围较大,需要每天到医院进行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如果手术部位在后颈部、腋下、腹股沟区等特色部位,加压包扎不能很好到位,常导致患者积液反复出现,愈合较缓慢,并且换药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最终不得不再次切开一个小口,置入负压引流管,对于病人的身心都会增加二次创伤,且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和纠纷。
目前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中,套管针固定采用输液透明膜贴于皮肤表面,腔内引流管易滑动,存在滑脱风险,同时由于其不方便固定携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固定套管针,不让容易让其脱落,且能够方便患者随身携带,减小对日常生活影响的负压引流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经皮穿刺负压引流装置,具备方便固定套管针,不容易让其脱落,方便患者固定携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套管针固定采用输液透明贴膜存在滑脱风险,同时由于其不方便固定携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存有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经皮穿刺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球、连接管、软管接口、延长管和套管针,且它们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延长管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器,所述延长管的背部卡接有软管套,所述软管套的背部缝合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内侧的表面缝合有刺扣面,且其外侧的表面缝合有软扣面,所述刺扣面和软扣面配合使用,所述负压引流球的正面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缝合有弹性卡扣,且其另一端缝合有固定接头,所述弹性卡扣和固定接头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弯折臂、弹簧、伸缩杆和贴合板,所述弯折臂熔接在负压引流球的正面,所述弹簧通过固定扣安装在弯折臂内侧的表面,且其另一端与贴合板通过固定扣固定安装,所述伸缩杆的前后端分别与贴合板和弯折臂栓接,所述贴合板的背面与固定带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性带内侧的表面缝合有软垫,且其外侧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软垫与刺扣面互相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刺扣面的面积小于软扣面的面积,所述软扣面的面积占弹性带外侧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负压引流球的表面熔接有若干个防滑棱,且防滑棱等间距分布于负压引流球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软管套为开放式,且其豁口间距略小于延长管外壁的直径,所述固定带的表面安装有调节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套、弹性带、软扣面和刺扣面的设置,方便对延长管和套管针进行限位固定,让其不易脱落,解决了套管针固定采用输液透明膜贴于皮肤表面,腔内引流管易滑动,存在滑脱风险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未经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0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