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49924.6 | 申请日: | 201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0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跃马轮毂(盱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55/06;B01D29/03;B01D29/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轮毂 自动 毛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该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顶部焊接有水箱,且箱体的顶部插接有入水管,入水管的底端贯穿箱体的内壁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入水口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塑胶软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箱体的内右壁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该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通过夹持机构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尺寸的轮毂进行去毛刺处理,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同时通过磨削片与液压缸的连接方式,能够进一步调节磨削片与被夹持轮毂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该装置对于不同尺寸轮毂的加工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轿车的轮毂轴承过去最多的是成对使用单列圆锥滚子或球轴承。随着技术的发展,轿车已经广泛的使用轿车轮毂单元。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日益增长,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是由双列角接触轴承组成。第二代在外滚道上有一个用于将轴承固定的法兰,可简单的将轴承套到轮轴上用螺母固定。使得汽车的维修变的容易。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是采用了轴承单元和防抱刹系统相配合。轮毂又叫轮圈。根据不同车型的特征和需求,轮毂表面处理工艺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为烤漆和电镀两种。普通车型的轮毂在外观上考虑的较少,散热性好是一项基本要求,工艺上基本采用烤漆处理,即先喷涂然后电烤,成本比较经济而且颜色靓丽、保持时间长久,即使车辆报废了,轮毂的颜色依旧不变。
轮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的磨削处理,以达到去除毛刺的效果,从而对产品质量进行充分保障,在去除毛刺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对碎屑进行冲洗,以防止其积攒对轮毂加工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顶部焊接有水箱,且箱体的顶部插接有入水管,入水管的底端贯穿箱体的内壁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入水口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塑胶软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箱体的内右壁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磨削片,箱体的内后壁上设置有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盘、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纹杆、球轴座、移动块和固定杆,所述转盘背面的中部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后壁上,第二电机嵌装在转盘正面的中部内,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主动齿轮的齿面上呈等距环绕状啮合有三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相背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相背从动齿轮的一端插接在球轴座内,球轴座固定安装在转盘的正面,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背面与转盘的正面滑动连接,固定杆的后端焊接在移动块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且主动齿轮的背面与从动齿轮的顶部呈垂直状态。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槽,且水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网,水槽的内腔中部搭接有底板,且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中部嵌装有滤板,且滤板的顶部贯穿底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水槽右侧的底部插接有排水管的一端,且排水管内腔与水槽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远离水槽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右侧,且排水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上设置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跃马轮毂(盱眙)有限公司,未经跃马轮毂(盱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9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
- 下一篇:一种内置触点式电极的多孔导液加热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