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9786.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方穎青;李順榮;譚璐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穿刺器以及止血件,该引流装置简化了治疗流程,提高了治疗效率,血肿清除彻底,治疗过程中不需反复挤压患者乳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乳房术后血肿是乳腺微创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于乳房血肿,现有的技术通常是先切开微创原切口,然后使用血管钳撑开微创穿刺道,通过挤压乳房,将血块及血液挤出。整个治疗过程较为繁琐,治疗效率低,并且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用力挤压乳房,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简化了治疗流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包括:
引流管,用于引流血液并将其导出体外;
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可在所述引流管内移动,所述穿刺器与所述引流管为间隙配合;
止血件,所述止血件可在所述引流管内移动,所述止血件与所述引流管为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刺器包括主体部、穿刺部以及限位部,所述引流管套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穿刺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穿刺部的一端,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引流管脱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刺器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穿刺部的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为圆柱形,所述穿刺部为三棱锥形,且所述穿刺部的棱边为锋利的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止血件包括止血管和推杆,所述止血管可填充止血材料,所述推杆的一端设于所述止血管内,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止血管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的长度为10~12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的直径为5~6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刺器的长度为11~12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刺部的长度为4~6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刺器一体成型,所述穿刺器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穿刺器以及止血件,对血肿进行处理时,推动套设在引流管中的穿刺器,使穿刺部直接作用于患者并切开患者组织直达血肿位置,同步带动套设在穿刺器上的引流管插入乳房,当引流管到达血肿位置后再将穿刺器从引流管中拔出,使引流管顺利留置在乳房内,引流管连接其余医疗装置,对血肿进行抽吸引流,抽吸完成后通过引流管插入止血件,释放止血材料进行止血,止血完成后拔出止血件和引流管。基于此,该引流装置简化了治疗流程,提高了治疗效率,血肿清除彻底,治疗过程中不需反复挤压患者乳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的穿刺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的止血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的穿刺器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的止血件使用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穿刺器;21、主体部;22、穿刺部;23、限位部;24、操作手柄;3、止血件;31、止血管;32、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9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土壤修复过程螺旋淋洗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电动启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