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9713.2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广;吴国标;曾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紧锁机构包括下壳体、可拆卸式盖设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通过枢轴枢接在上壳体上的把手;把手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一端为入口,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滑入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的杆体;在杆体从滑槽的入口进入并沿滑槽滑动的滑动路径上,滑动路径离枢轴的距离逐渐减小。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上后,杆体先卡入滑槽的入口,绕枢轴再转动把手,杆体即可沿着滑槽移动;由于在杆体沿滑槽滑动的滑动路径上,滑动路径与枢轴的距离减少,缩短了枢轴与杆体之间的距离,使得杆体沿滑槽滑动时即可将上壳体压紧在下壳体上,保障了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的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紧锁机构。
背景技术
开关在现代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现有开关的两个壳体之间通常直接相互扣在一起,可是单单采用扣的方式不牢固,很容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关的两个壳体之间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紧锁机构包括下壳体、可拆卸式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通过枢轴枢接在所述上壳体上的把手;所述把手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为入口,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滑入所述滑槽内并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杆体;在所述杆体从所述滑槽的入口进入并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动路径上,所述滑动路径离所述枢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开设在所述把手上的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穿设在所述条形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直径与所述条形孔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具有凸向所述枢轴并供所述杆体卡入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路径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和所述杆体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和两个所述杆体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杆体分别位于所述上壳体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外侧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滑槽两侧的所述把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边缘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锁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锁机构,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上后,杆体先卡入滑槽的入口,绕枢轴再转动把手,杆体即可沿着滑槽移动;由于在杆体沿滑槽滑动的滑动路径上,滑动路径与枢轴的距离减少,缩短了枢轴与杆体之间的距离,使得杆体沿滑槽滑动时即可将上壳体压紧在下壳体上,保障了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下壳体;12-上壳体;2-枢轴;3-把手;31-滑槽;311-入口;312-加强件;313-加强筋;4-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9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机智能励磁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高可靠的多芯穿墙密封扩束光纤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