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9499.0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8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琳;文君;田杰;王宁;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C02F1/28;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张保朝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海水 材料 性能 装置 | ||
1.一种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海水调控系统(1)、柱状吸附系统(2)、槽状吸附系统(3),其中,所述柱状吸附系统(2)通过柱状吸附系统进口(16)与海水调控系统(1)连通,所述槽状吸附系统(3)通过槽状吸附系统进口(17)与海水调控系统(1)连通,海水调控系统(1)通过海水进口(11)进入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水调控系统(1)包括第一微生物控制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水调控系统(1)还包括第二微生物控制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微生物控制器(13)、第二微生物控制器(14)采用多级膜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微生物控制器(13)、第二微生物控制器(14)分别采用4μm、0.4μm的透水膜组成各自的过滤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吸附系统(2)包括入口阀Ⅰ(21)、计量泵Ⅰ(22)、吸附柱(23)、取样口(24)、排放阀Ⅰ(25)、排放管Ⅰ(26)、第一预留口(27)及第二预留口(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预留口(27)、第二预留口(28)将多个柱状吸附系统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状吸附系统(3)包括入口阀Ⅱ(31),计量泵Ⅱ(32),吸附槽(33),循环阀(34),溢流管Ⅱ(35),排放阀Ⅱ(36),排放管Ⅱ(37)及第三预留口(3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槽(33)为多组,各吸附槽(33)之间通过第三预留口(38)管路并联连接,第三预留口(38)将多组槽状吸附系统并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海水提铀材料填装于吸附柱(2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测试海水提铀材料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海水提铀材料填装于吸附槽(3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94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径透水路面
- 下一篇:一种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