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8982.7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娟;琚志军;李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汇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7/3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搅拌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生物菌剂混合技术领域的一种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的进料口、设置于罐体底部的出料口、以及设有于罐体内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双螺带和锚式浆,所述搅拌轴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双螺带固定连接,所述锚式浆固定设置于搅拌轴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顶部设置凸台、密封套、支撑板和密封垫,可实现的搅拌轴与罐体顶部之间的密封,杜绝细菌进入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在搅拌轴上设有双螺带和锚式浆,并通过支撑杆和固定板对双螺带和锚式浆进行固定支撑,既可使搅拌更加均匀,以提高搅拌效率,还可增大锚式浆和双螺带搅拌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菌剂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微生物菌剂大多是将若干种微生物菌剂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制得,在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过程中,由于搅拌装置单一,经常会出现搅拌效率低、搅拌不均匀和细菌进入搅拌菌剂的罐体内的问题,进而导致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的进料口、设置于罐体底部的出料口、以及设有于罐体内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双螺带和锚式桨,所述搅拌轴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双螺带固定连接,所述锚式桨固定设置于搅拌轴底端。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底部的两侧上下错位设有三角形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与锚式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密封垫,所述搅拌轴的顶端向上贯穿凸台、密封套、支撑板和密封垫后与传动机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侧沿轴向设有破流板。
优选的,所述双螺带包括内螺带和外螺带,所述外螺带的螺距和半径均为内螺带的2倍。
优选的,所述外螺带的两端通过反向传动机构与搅拌轴相连,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锥齿轮A、锥齿轮B和锥齿轮C,所述锥齿轮A同轴固定设置于搅拌轴上,所述锥齿轮C同轴转动连接于搅拌轴上,所述锥齿轮B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锥齿轮A、锥齿轮C啮合传动,且锥齿轮B的转动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罐体转动连接,所述外螺带的两端与锥齿轮C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顶部设置凸台、密封套、支撑板和密封垫,可实现的搅拌轴与罐体顶部之间的密封,杜绝细菌进入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在搅拌轴上设有双螺带和锚式桨,并通过支撑杆和固定板对双螺带和锚式桨进行固定支撑,既可使搅拌更加均匀,以提高搅拌效率,还可增大锚式桨和双螺带搅拌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侧设有破流板,该破流板可破坏菌剂的环形流动,便于各菌剂的混合。
3、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设置的反向转动的外螺带和内螺带既可以驱动菌剂流动,又可以破坏菌剂的环形流动,进一步促进了各菌剂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反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汇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汇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8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管调味料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环保用道路喷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