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发热衣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7989.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邱闽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谷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31/02;A41D31/06;A41D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发热衣,涉及发热衣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衣体、供电单元、按键控制器和加热单元,按键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键和主控MCU,控制按键与供电单元电性相连,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主控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加热片分别设置于衣体各处,加热片上包括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有与主控MCU的输出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的加热器件、以及与分控MCU的输入端电性相连的温度检测模块。其技术效果是加热单元能够独立完成温度检测和发热控制,从而减少加热单元返回按键控制器的电线,提高衣服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发热衣。
背景技术
冬季严寒,普通的棉服、羽绒服保暖性能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所卖的外套厚度不同,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暖往往会选择一些较厚,较为笨重的外套,这种外套穿在身上不仅保暖效果有限,影响美观,厚重的压迫感也使穿着者感到不适。尤其是对于户外作业人群,衣服越厚重越影响行动,降低工作效率。
针对该问题,人们针对性设计了一些带有电发热装置的外套。但是目前此类外套的设计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制衣企业销量和经济收益。例如将发热模块设置于衣体夹层内,并使用控制模块控制发热模块的开关以及发热量,大都采用电热丝作为发热体直接缝制或粘贴在衣物内,将电能转换为热能。
但是,电热丝除了供电模块需要向各个发热模块连接供电线,以及控制模块需要与各个发热模块连接信号线外,各个发热模块还需要向控制模块返回一条信号线,用于向控制模块传输温度检测信号。过多的电线会使得衣服的舒适性下降,且更为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发热衣,其上的加热单元能够对温度检测信号独立处理,从而减少加热单元返回按键控制器的电线,提高衣服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发热衣,包括:
构成发热衣主体的衣体;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衣体上;
按键控制器,所述按键控制器设置于衣体上,所述按键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键和主控模块,所述控制按键与供电单元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按键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向主控模块输出按键检测信号,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收到的按键检测信号输出主控信号;
若干块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分别设置于衣体各处,所述加热片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有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的加热器件、以及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相连的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加热器件的温度并向控制模块发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主控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并向加热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电单元向按键控制器进行供电,用户可以通过按动控制按键,控制按键将相应的按键检测信号传送到主控模块中,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按键检测信号生成对应的主控信号并发送给加热片。加热片中的控制模块接收到主控信号后相应地控制加热片通电或者断电,以及调节加热片的温度档。加热片上的温度检测模块对加热器件进行温度检测,处于该加热片上的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温度调节加热器件的通断电,从而减少了主控模块直接控制加热器件通断电时所必须的用于接收加热片反馈信号的导线。在系统中,各个加热片为独立单元,单元内独立完成温度检测和发热控制,各个加热单元互不影响。在该结构下,系统内各个加热单元发热更均衡,同时从而减少了衣物内的电线,既降低了衣物内部电路损坏的风险,也提高了衣物的舒适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的分控模块、以及电性连于分控模块输出端的驱动电路,所述分控模块还与温度检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加热器件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谷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谷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7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