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机用的布料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7114.7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4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华采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7/18 | 分类号: | D05B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布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用的布料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第二驱动电机和出料辊筒,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安装有两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两组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后端面安装有整平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辊筒。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整平滚轮在布料表面滚压,从而将布料滚平,从而解决了布料在输送过程中褶皱导致缝纫时错乱的问题,其次,通过第二挤压弹簧向布料方向挤压压紧辊筒,填补输送时松弛段的间距,从而时刻保持布料在输送时的紧绷,从而解决了布料在输送时松弛导致缝纫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用的布料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
缝纫机布料上料大多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出料辊筒进行转动,将缠绕在出料辊筒外表面的布料向外输送,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收料辊筒转动将布料收回,由于布料缠绕至出料辊筒和收料辊筒外表面随着布料缠绕圈数的减小或增大,出料辊筒和收料辊筒转动一圈后所需缠绕的布料长度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布料在输送时松弛,导致缝纫效果差,且布料在输送时会存在布料褶皱不平整的问题,导致缝隙时发生偏差,导致缝隙位置错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布料输送松弛和布料输送褶皱不平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缝纫机用的布料上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纫机用的布料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第二驱动电机和出料辊筒,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安装有两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两组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后端面安装有整平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面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辊筒,所述工作台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前端面安装有压紧辊筒,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位于工作台和压紧辊筒之间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所述工作台的前端面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轨辊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整平机构由转盘、第一伸缩杆、第一挤压弹簧和整平滚轮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盘的前端面中心处于第一驱动电机的竖直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盘的外周呈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平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表面位于整平滚轮与转盘之间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呈开口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两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后端面固定连接的整平机构,随着布料在工作台顶面向后输送时,通过两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两组整平机构进行转动,通过整平滚轮在布料表面滚压,从而将布料滚平,从而解决了布料在输送过程中褶皱导致缝纫时错乱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华采制衣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华采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7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铆钉紧固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气田矿场的吨包加料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