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硬结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6708.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文;俞佩贤;刘长庆;王睿刚;张宏图;蔡松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6 | 分类号: | H05K3/36;H05K3/40;H05K3/46;H05K1/14;H05K1/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龙哺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结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软硬结合板,包括压合的软板、半固化片和外层板,所述软板上且位于开盖区的位置设置有覆盖膜层,所述覆盖膜层上且位于所述开盖区的边缘处设置有内层阻焊层。本实用新型的软硬结合板的开盖区可避免溢胶污染,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硬结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路板领域中,制作软硬结合板主要使用预开窗的中或低流胶半固化片,但是在压合过程中,高压会使半固化片的胶发生流动,在开盖后普遍会存在溢胶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软硬结合板,能够避免软硬结合板开盖后存在溢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包括压合的软板、半固化片和外层板,所述软板上且位于开盖区的位置设置有覆盖膜层,所述覆盖膜层上且位于所述开盖区的边缘处设置有内层阻焊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软硬结合板相比,本发明的软硬结合板的开盖区可避免溢胶污染,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层阻焊层的厚度为12~18um。
优选的,所述软板包括压合的软板基材层和内层线路图形层,所述覆盖膜层设置在所述内层线路图形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层板采用铜箔或硬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硬板包括压合的硬板基材层和铜箔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的叠层示意图之一;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的叠层示意图之一;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的叠层示意图之一;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的叠层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软硬结合板,包括压合的软板1、半固化片5和外层板7,软板1上且位于开盖区2的位置设置有覆盖膜层3,覆盖膜层3上且位于开盖区2的边缘处设置有内层阻焊层4。与现有的软硬结合板相比,本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的开盖区2可避免溢胶污染,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施例的软板1包括压合的软板基材层11和内层线路图形层12,覆盖膜层3设置贴附在内层线路图形层12上。外层板7可以采用单层铜箔,也可以采用预制好的硬板,本实施例的外层板7采用硬板,其中硬板采用覆铜板,硬板包括压合的硬板基材层71和铜箔层72。
内层阻焊层4的厚度为12~18um,内层阻焊层4可以防止半固化的胶流入软板1的开盖区2,在生产时,还可以使假板6与覆盖膜层3之间产生间隙,避免假板6与覆盖膜层3粘合在一起,便于开盖时取出假板6。
为了更好的保护开盖区2的内层线路图形,覆盖膜层3的面积略大于开盖区2的面积,以便于完全覆盖开盖区2的内层线路图形。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软硬结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请参照图1,提供设置有内层线路图形层12并贴附有覆盖膜层3的软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6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叩诊锤
- 下一篇:一种新型起重机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