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环境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3206.8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强;刘立;马月;胡飞龙;童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环境 观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环境观测装置,该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包括外壳、漂流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漂流机构和收集机构,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隔板分离;漂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传动机构、主轴和叶轮,第一电机通过电机座设于上壳体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主轴,主轴横向设置,两端贯穿上壳体延伸到上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叶轮;收集机构包括盖板、蓄能机构、往复传动机构和第二电机,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漂移的观测装置上配置采样机构,对海水进行间隔式的取样,能够提取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样本,扩大样本采集范围,提高样本可信度,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环境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因此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人类并不生活在海洋上,但海洋却是人类消费和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海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在古代,人类只能在沿海捕鱼、制盐和航行,主要是向海洋索取食物。到现代,人类不仅在近海捕鱼,还发展了远洋渔业;不仅捕捞鱼类,而且还发展了各种海产养殖业;不仅在沿岸制盐,还发展了海洋采矿事业,如在海上开采石油。此外,还开发了海水中各种可用的能源,如利用潮汐发电等。海洋已成为人类生产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20世纪中叶以来,海洋事业发展极为迅速,已有近百个国家在海上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和开采;每年通过海洋运输的石油超过20亿吨;每年从海洋捕获的鱼、贝近1亿吨。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环境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污染。海洋环境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浮游生物的研究对于海洋生态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利用容器取水的方式进行浮游生物的采集,但是由于其仅能采集一个点位的水体样本,采集范围极小,导致样本可信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扩大样本采集范围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包括外壳、漂流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漂流机构和收集机构,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隔板分离;
漂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传动机构、主轴和叶轮,第一电机通过电机座设于上壳体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主轴,主轴横向设置,两端贯穿上壳体延伸到上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叶轮;
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固定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从动锥齿轮固定设于主轴上。传动机构通过锥齿轮传动将第一电机动力传递到主轴上,主轴转动带动两个叶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观测装置漂流移动。
收集机构包括盖板、蓄能机构、往复传动机构和第二电机,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上设有盖板,盖板的顶部连接蓄能机构和往复传动机构,蓄能机构包括上弹簧座、下弹簧座、蓄能弹簧和导杆,上弹簧座固定连接下壳体顶部的隔板,下弹簧座固定连接盖板,下弹簧座与上弹簧座之间设有蓄能弹簧和导杆,蓄能弹簧套在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上,导杆插入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内,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上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盲孔;
往复传动机构包括转盘、上连杆和下连杆,转盘通过转轴设置在上壳体内,转盘的转轴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盘的前面通过销轴连接上连杆的一端,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下连杆的上端,下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盖板。
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起到类似曲柄的作用,通过上连杆带动下连杆升降移动,下连杆受到隔板的限制仅能纵向移动,从而带动盖板上下移动,盖板向上移动时压缩蓄能弹簧蓄能,在盖板复位时能够辅助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3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弧形塑料板切槽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工装、T型工件的焊接工装及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