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灶能效测试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2243018.5 申请日: 2019-12-12
公开(公告)号: CN211179006U 公开(公告)日: 2020-08-04
发明(设计)人: 徐传芳;李欣;王伯燕;方俊;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M99/00 分类号: G01M99/00;G05B19/05
代理公司: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代理人: 张洪年
地址: 2390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磁灶 能效 测试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磁灶检测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电磁灶能效测试装置,包括恒温制水装置、重量测试器、测试用负载锅、测试电阻、数据采集器、以及数字电参数测试仪和电脑;所述测试电阻与数据采集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联通,所述数字电参数测试仪与电脑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联通;还包括有测试台面,所述测试台面处设置有待测电磁灶电源插座。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电脑可自动判断水的温升是否在(75±1)K范围内,超出范围时,提示数据无效。符合电磁灶能效标准GB 21456‑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要求。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磁灶检测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电磁灶能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灶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灶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随着节能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增强,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并且不断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定和有效地实施新的能效标准和能源标识,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和消费者节能意识,在2020年将节电277.5TWh,约折合节能量1.29亿吨标准煤。二者共同的节电量相当于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生活预计总用电量的56%,也就是说,通过制定和推广能效标准、实施能效标识,中国未来20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预期增长可以减少近85%。到2020年,能效标准与标识的实施总共将减少1.10亿多吨的碳排放量;氮氧化物的减排量将达170万多吨;硫氧化物的减排量将达1833万吨;大气颗粒物减排量将达1035万吨。这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显著减少能够大大缓解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对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用匪浅。

目前,节能产品的标识主要是靠产品本身上贴附的“自我声明”,所谓“自我声明”实际上是生产厂家根据产品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统一样式自我制作粘贴的,但是其能效标注必须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备案。这一制度在《节约能源法》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电磁灶行业能效等级国家标准《GB21456-2014家用和类似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于2014年4月28日发布,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电磁灶能效标准实施,将推动行业进行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有利于行业整体价值提升,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对社会而言,既有利于消费者节省使用成本,也有利于节能减排,因此,整个行业都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响应。

因此,研究开发适合于新的电磁灶行业能效等级国家标准要求的测试装置,并不断提高测试装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开发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电磁灶能效测试装置落后于行业标准的现状提供一种新的测试装置,同时提高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并尽可能的使其能够满足现行的大数据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3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