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膜破损点精确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0658.0 | 申请日: | 201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强;胡绕;刘伍;朱黎明;唐睿;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填埋场 防护 破损 精确 定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膜破损点精确定位系统,涉及垃圾填埋场防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布设在所述防护膜外侧土体中的钻孔、放置在所述钻孔内的第一电棒、放置在所述防护膜内侧的第二电棒和若干测量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棒和所述第二电棒分别同一测量主机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棒和所述第二电棒由一电源供电以建立电场。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周期短、成本低、全覆盖等优点,能够精确定位垃圾填埋场防护膜破损点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场隔离屏障完好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膜破损点精确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大。填埋法因具有投资较少、运营成本低、日处理量大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然而,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填埋过程和封场后都会产生渗滤液,其含有的大量有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一旦渗漏进入地下环境后,极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设部于2001年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对垃圾填埋场中防护层渗透系数及厚度指标做了规定,但相应的控制指标值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填埋场底部防护膜施工时,由于人为的不规范操作导致防护膜出现破损,防护膜间接缝处存在孔隙等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随着垃圾填埋场的持续运营,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化学腐蚀等原因引起防护膜的破损也难以避免。为防止垃圾渗滤液发生渗漏,造成环境污染。对于建成初期及运营的垃圾填埋场,迫切需要对其防护层的完好性进行检测,但目前国内缺乏相应精确、无损、快速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膜破损点定位系统,通过在垃圾填埋场防护膜两侧建立电场,并观测防护膜内侧电场分布情况,进而确定垃圾填埋场防护膜破损点的分布位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膜破损点精确定位系统,涉及垃圾填埋场防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布设在所述防护膜外侧土体中的钻孔、放置在所述钻孔内的第一电棒、放置在所述防护膜内侧的第二电棒和若干测量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棒和所述第二电棒分别同一测量主机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棒和所述第二电棒由一电源供电以建立电场。
所述钻孔与所述垃圾填埋场外侧边界的垂直距离为1~20米。
所述测量传感器布设在目标定位区域的上方。
所述测量传感器呈阵列式布设,各所述测量传感器横向间距为0.5~5m,纵向间距为0.5~5m。
所述测量传感器与所述垃圾填埋场结构边界的垂直距离为0~50米。
所述钻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垃圾填埋场底部的所述防护膜的布置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定位系统对垃圾填埋场本身不会产生破坏,且检测周期短,成本低,全覆盖,能够精确定位垃圾填埋场防护膜破损点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垃圾填埋场防护膜侧壁破损点定位的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垃圾填埋场防护膜侧壁破损点定位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图中标记1-10分别为:土体1、防护膜2、第二电棒3、第一电棒4、破损点5、钻孔6、测量传感器7、电源8、测量主机9、填埋物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0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全麻废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井盖的提起装置